搜索
 

工业强区 步伐铿锵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1/12

有人说:“无工不富,无工不强。”

也有人说:“工业兴则兴,工业活则活。”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琅琊区决策层亦深明此理。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但走进琅琊经济开发区和琅琊新区,所到之处,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动人场面。从不毛之地到厂房林立,从纵横阡陌到新城崛起。如今两区建设的成就足见琅琊发展势不可挡。

去年来,琅琊区纵深推进工业强区主战略,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线,抓经济运行、抓企业培育、抓重点工程。1至10月份,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0.6%。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提升传统产业显成效

“这几年,琅琊区对我们企业关怀是无微不至啊!只要是利于我们企业的好政策总是第一时间送上门来。区委书记和区长都成我们这里的常客了。”琅琊区经济开发区一企业负责人满怀感激。面对经济下行、市场疲软、要素不足等问题,琅琊选择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抓开工、抓监测、破难题,力促工业运行平稳。

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琅琊区注重要素保障工作调度力度,以推动重点工作。目前,全区传统产业发展呈现出总量壮大、结构向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电气装备、家电配套、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主导企业发展壮大,规模企业从去年同期40户发展到50户,总量从去年同期34.5亿元增长到37.9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5%和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69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技改建设成果突出,先后完成了昇兴包装三期、金春无纺布四期、美固龙二期、东川工贸二期、九华药业二期等10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改工程,累计技改投资4.6亿元。技术创新取得较好成效。今年已新增行业标准认定1项、省级专精特企业1户、省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户。

精心培育企业出成果

亿元企业队伍壮大、技改推动产品升级、规模企业申报有成效……近年来,琅琊区精心培育企业成果丰硕。

该区大力实施企业培育工程,资源和要素优先向骨干企业倾斜保障,支持企业加快发展。金春无纺布、昇兴包装、九华药业等亿元重点企业上技改工程、两化融合、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全区产值超亿元企业已达到17户,比上年净增1户,预计全年产值亿元企业18户,较上年增长2户,亿元企业平均增幅12%,高于规模企业平均增幅。金春无纺布、昇兴包装全年有望突破3亿元和4亿元;九华华源集团独家品种“百蕊颗粒”跻身中药大品种前十,市场前景广泛;瑞兴化工扩大与南京蓝星公司合作,销售大幅增长。规模企业培育申报工作取得突出进展,顺鑫蛋白粉、东川工贸、久欲电子、澳凯装备、中益新材料、文浩模具、诺恩金塑、银田科技、力山纸业、皖能环保10户企业申报获批,规模企业户数从去年同期60户,增长到70户,其中,新投产企业申规户数位列全市前列。

真情帮扶助一臂之力

“领导要身体力行,围绕企业迫切需求,真心真意帮助企业发展。”区委书记孙新安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过去的一年里,他深入企业的次数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为企业解决的问题大到规划和投资小到用水和用电。另外,区委区政府每月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帮扶工作调度督查,研究重大帮扶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重点协调解决了华润啤酒道路护栏开口、取水井拆迁、居民区排污和高峰期停车,宜庭纺织拆迁、九华药业厂门口环境卫生、霞客破产重整生产稳定等问题等骨干企业发展问题10项。同时还协调解决了昇兴三期、金春技改项目各类规划、环保等审批问题10项。

2015年琅琊区通过强机制、抓督办和精准帮扶,帮扶企业突出成效。按照一名领导、一个责任部门对口帮扶一个重点企业的要求,将68户工业企业和31户商贸企业纳入帮扶范围,明确帮扶对象、包干责任。1至12月份,全区各级领导深入企业开展各类帮扶800余次,共梳理问题79件,已办理解决36件,正在办理43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