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谯:深化共建促乡村振兴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20/6/24

为推进乡村脱贫振兴,南谯区制定“党建引领助振兴,村企联建促脱贫”2019-2021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举措推进,2019年,全区有14个村与19家企业结对共建,谋划实施结对共建项目18个,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5个、20万元以上的4个、10万元以上的5个,14个联建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34万元。2020年该区力争村企结对全覆盖,农村先进党支部达30%,力争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超过8%、1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80%。2021年农村先进党支部达40%,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超10%、10万元以上的村100%。

围绕科学结对深化共建。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联”,全面摸清各村的不足和发展潜力,掌握企业的优势特点和结对意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有针对性开展精准结对共建。坚持需求导向“互利联”,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注重以市场化方式来运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在结对村得实惠的同时,让企业受益。坚持效果导向“灵活联”,组建村企联合党组织,谋划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结对共建,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丰富共建形式。或是投入资金、引进项目的产业帮扶,或是指导经营、挂职服务的智力帮扶,或“一对一”共建,或“一对多”“多对一”共建。

围绕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化共建。开展“标准化+星级支部”创建,每年打造一批“五星”党支部。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把脱贫攻坚问题村、扫黑除恶问题村列为重点,实施“一村一策”,选派第一书记,驻点整顿,改彻底改到位。进一步规范落实村企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村企党建比肩创优活动,鼓励村企党员互学共进,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支部联谊活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共过组织生活经常化。组织开展书记论坛等活动,加强村企党建工作、资源、成果互动交流,不断提高村企党建质量。

围绕党员干部本领提升深化共建。加强党性教育,定期组织村企党组织成员赴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每年举办一场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党员创业致富能手和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支持企业在村创办劳动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强化服务本领,每年集中轮训村企党组织书记,组织一批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选拔一批优秀乡村党组织书记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安排一批企业党员职工到村开展志愿服务。

围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共建。加强政策引导,紧紧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培强扶优”工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型、农业共营型、“三变”改革型、物业经营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发展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强化财税支持等优惠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涉农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开展信用村建设,调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企业帮扶,鼓励结对企业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和信息等优势,采取合作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建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参与发展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围绕改进作风深化共建。全面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区工作落实的若干举措》和“基层减负年”要求,突出转作风、抓落实,聚焦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推深做实“严强转”专项行动。联合党组织深入开展入户走访,与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结对子,定期开展走访帮扶,做到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信访人“五必访”,村情民意、致富经验、发展路子、群众所需、矛盾纠纷“五必问”,密切干群关系、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树立形象。突出减负担,精心组织“四送一服”,促进企业发展;党建指导员跟踪服务,务求企业帮扶资金效益最大化。

围绕乡村治理深化共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不断规范自治,全面清理工作机构,只保留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四个机构。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大力促进法治,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平安村、文明村、生态村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努力引领德治,引导企业将核心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理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共建、文艺活动共办等实现先进企业文化与优秀乡村文化渗透融合、同步提升。鼓励企业参与公共事业建设,为村庄河道保洁、道路绿化管护以及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支持;鼓励企业因村制宜,指导或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