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来安: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转型升级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7/8/21

今年以来,来安县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调转促”和供给侧改革,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盘活重组困难企业,打响园区帮扶品牌,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不断呈现出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包容力。

上半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41.1%;税收2.9亿元,同比增长30.5%;外贸进出口总额7260万美元,同比增长64%。

倾情服务 为企业发展护航

快速运转的流水线上,五彩缤纷、花样繁多的橡皮擦让人眼花缭乱。安徽图强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卓贤永告诉记者,“公司自2008年入驻来安经开区,得益于园区持之以恒的帮扶,以及自身不断拓展客户,开发新产品,图强文具近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去年产值达到2.6亿元,上缴税金400多万元。”

如何招进来,留得住,能发展,一直是近年来来安经开区思考解决的首要问题。2017年,经开区实施项目加速行动,新制作了招商宣传片,借助国家及省级博览会、展览会积极宣传推介。全员出击招商,用活资源招商、存量招商、产业招商等方法突破招商瓶颈。目前开发区入驻企业17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逐步培育形成了文具、新能源、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上半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协议引资额21.85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新投产项目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6亿元。

“零距离”帮办服务,倾心为企排忧解难。派驻14个帮扶工作组,结对帮扶企业,实行帮扶工作“永久制”“全覆盖”。启动2017“企业帮扶年”活动,聚焦重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企业、察企情、出计策、解企忧。此外,实施腾笼换鸟行动,引导停产或半停产企业断求“变”,让一批经营困难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创新驱动 促园区转型升级

“立光电子在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在技术创新上舍得‘花本钱’,企业年度技术研发投资支出占公司销售收入6%以上,保证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能够‘盯得住、跟得上’,甚至‘突破早’,在短短3年多时间发展成为行业引领者之一。”安徽立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夏桂玲表示。

今年以来,来安经济开发区始终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调转促为主线,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发展动力区,把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作为转型重点,依托倍立达GRC复合材料、立光电子透明导电玻璃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新型功能与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开工建设集“综合办公、电子商务、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孵化、创新创业平台”为一体的双创产业园,全面提升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水平;设立“来安县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元,一期规模1亿元,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食品、文具、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

上半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26%。高端装备制造、透明导电玻璃、新型建筑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2%。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获批省特色产业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提升载体,塑园区靓丽形象

今年以来,来安经开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强开发区承载能力,全力推动园区建设步伐。上半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160万元,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

实施道路通畅工程。环城西路北延一、二期,工业大道、工业大道西延、迎宾大道北延等主要道路加快建设,新建道路全长2.92公里。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实施“整洁”行动,对开发区内所有道路绿化进行维护,对已死亡苗木及规格不够的苗木及时更换,四阳小区安置房内部景观实施硬化、亮化、绿化施工,切实提高园区的整体绿化效果。实施人居环境工程。四阳小区公租房装修工程加快推进,820套公租房装修已完成,正在交付使用。对路标路牌、宣传牌、道路标识(行车线)等进行完善,更换路牌及企业指示牌70块;完成平阳河改造和陶郢排洪沟工程,解决园区“内涝”问题;更换窨井盖、雨水蓖近千个,修复水毁管网500米,园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