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优质项目 蓄足发展后劲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8/11

——经开区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腾飞

创新招商引资举措 招大引强成果显著

今年以来,经开区深入研究招商工作形势,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理念,注重招才引智,按照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上半年实现签约引进亿元项目29个,协议总投资161亿元,到位资金78.6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5.55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

聚力攻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科技项目集聚高地。今年以来,经开区主攻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一批高科技项目,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人才团队及其研发的新型基础应用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成功引进了白芯片项目、高端粘结材料项目、无机纳米渗透水处理膜项目等一批具有核心专利技术,处于国内外科学前沿的高端项目。

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围绕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开展攻坚招商,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加粗产业链条。今年新引进的瑞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将有效带动一批配套合作项目,完善我市汽车产业链;南通银琪生物项目、安徽多利食品项目填补了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链部分空白。

 落实项目推进机制 目建设提速提效

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库,健全领导牵头帮办、部门跟踪服务、责任人全程负责的推进机制,促进项目提速提效。围绕每个开工项目一对一成立服务团队,切实搞好帮办服务,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助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先后举办了春、夏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有序推进一批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共推进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8个,包括总投资21.5亿元的瑞能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10亿元的德威二期项目、6.5亿元的双林电器项目、5.5亿元的锐特新材料项目。加强督查考核。对重点企业重点开工项目开展约谈,督促企业严格把控工程项目质量,加快施工建设进度;与重点企业签订2016年度目标责任书,制定详细推进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加快项目竣工验收,持续跟踪竣工项目产出效益情况,着力落实生产用水电气以及用工需求等投产运营配套条件,推进竣工项目早投产。

完善项目发展要素 业壮大更有保障

经开区始终把营造优质发展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深入落实重点企业、项目包保帮办机制,狠抓协调服务、要素保障,努力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经营难、成本高等问题,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融资保障再推进。加强企业融资服务,开展助保贷业务,吸纳更多中小企业加入资金池,上半年成功发行了10亿元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同时积极推动银政担、过桥资金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人才保障。继续与国内知名培训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宏观思维、创新活力的企业家队伍,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企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园区路网、管网、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上半年建设道路桥梁项目11个,并随路配建雨、污水管网64公里;新开工供水管道项目7个,管网总长11公里,现已建成供水7公里;新建成公交站台37座,完成23处公共自行车站点布点建设,园区承载力得到提升。

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手,创新招商引资举措,落实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项目要素保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全面夯实发展基础,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6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财政收入16.64亿元,同比增长47.1%;规模工业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23.2%;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6亿元,增长19.6%;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同比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14.4%。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引用外资总量位居各县(市、区)第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