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定远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工业发展成绩喜人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8/10/16

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翻开定远厚重的奋斗史,回望1978年到2018年,40年之久,这座古老的城市已经悄然变化,阔步迈向了现代化工业强县,散发出无限魅力。

70年代,定远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水泥厂、轮窑厂、化肥厂、磷肥厂、染织厂等多家骨干企业。与此同时,县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也开始发展。据统计,197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3337万元。

80年代,县办工业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为10282万元),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4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县委、县政府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当年兴建的重点工程有:年产10万吨精盐的盐矿首期工程、化肥厂年产2.5万吨合成氨扩建工程、水泥厂4.4—8.8万吨水泥扩建工程、磷肥厂2万吨硫酸生产线等。

90年代,县化肥厂4万吨尿素工程批准开工(1991年底投产);粮油食品加工、建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居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位置;全县工业初具规模,拥有固定资产1.12亿元,工业总产值39910万元,年增长速度在全地区名列第三。

进入21世纪,定远工业发展呈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4月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正式立项,项目建设总投资160亿元,被列入安徽省“861”一号工程。2011年3月,定远盐化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盐化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千亿生态型盐化工基地”。

近年来,定远在“工业强县”战略指引下,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盐及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服装球类、先进制造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了粮油食品、精制盐及盐深加工、石膏三个产品百万吨生产规模。规模工业行业已涵盖20多个大类,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持续领先。2013年规上工业增速16.8%,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2014年为16.5%,增速第一;2015年为12.4%,增速第二;2016年为10.4%,增速第三;2017年为10.2%,增速第一。二是工业总量实现翻番。2017年规上工业增加值40.9亿元,是2012年(16.7亿元)的2.4倍。三是规上企业实力增强。2017年规上企业增加到142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7家。四是主导产业支撑显著。新型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两大产业共有73家企业,实现产值138.9亿元,两大产业企业数占全县规上工业53.5%,产值占74%。五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0家,实现产值65.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34.7%。六是园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经开区规上企业48家,实现产值36.9亿元。盐化工业园作为全省四大化工基地之一,发展势头较好,现有规上企业19家,产值60.6亿元。

2018年以来,规上工业保持稳定增长,匹配性指标支撑有力。今年1至7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23.96亿千瓦时,累计增长12.35%,总量居全市第一,增速居全市第二;全县132家规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总投资18.1亿元的华塑二期电石项目,目前一层框架完成,电力项目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工供电,氯碱项目的电解单元、倒班宿舍等附属设施正在有序建设中。总投资16亿元的德轮二期项目,目前已建成1栋厂房,1栋厂房在建,部分设备已订购。总投资18.13亿元的泉盛化工32万吨/年氨醇装置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项目,目前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循环水工程在建。总投资5亿元的光大固废盐化园区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年处理危废5万吨)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2.5亿元的安徽金轩科技一期建设年产10万吨酒精、5000吨香料、6万吨氯化亚砜项目,目前附属工程已动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