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精准帮办帮扶 擦亮服务品牌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4/12

经开区倾心服务企业,精心塑造帮办帮扶品牌,用服务的精神、成全的情怀、合作的理念,真正做到把难处留给自己、把方便交给企业,使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在经开区落地开花,为经开区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后劲。

健全机制 明确责任

按照马上就办、想办法办、把事办成的三办服务理念,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部门负责、专人帮办的三帮工作机制。年初对全年帮办帮扶工作进行安排,明确任务,工委、管委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全员参与。打通各条帮办帮扶通道,通过帮办帮扶领导和联络员反馈、企业(项目)自行反映、走访企业(项目)搜集问题等途径,畅通企业(项目)诉求渠道,按月召集帮办帮扶调度会,做好问题收集、整理、核实,并根据问题类型,及时进行交办。

设立专门的帮办帮扶机构,全过程、保姆式为企业排忧解难,持续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质环境。坚持“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走访20户企业,每周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前往项目现场和运营企业调研,细致摸排项目和企业的困难,着手协调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回企业,同时做好帮办帮扶台账登记工作。

将企业帮办帮扶工作纳入效能办督查的重要内容,与年底绩效考核奖惩挂钩。效能办会同帮办帮扶部门通过走访企业及发放无记名帮办帮扶评价函,到企业实地查看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等渠道,紧盯不落实的问题和企业反映较多的部门,督查问效;对于不落实的人和事严肃问责;对于帮办帮扶效果较差、企业意见较多的部门和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单位考核不列为优秀等次。

创新方式 提高效率

经开区始终将服务贯穿于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积极为企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帮办帮扶服务工作实效。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借助市中心平台作用,为园区新签约项目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做好协调服务。行政审批提前介入。围绕项目建设各环节,印制《开发区帮办工作流程》全流程指导和帮助入园项目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对计划开工和新开工建设的63个自建厂房项目提前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宣传,指导企业规范办理安全、质量报监,施工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手续。围绕企业投产运营各环节印制《企业帮扶工作指导手册》,培养帮扶人员全方位业务能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企业服务直通车管理系统”,及时接收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派送到各单位并限时办理解决。2015年以来,共为57户企业处理问题117个,占总数95%。截至目前,企业服务直通车已有184家企业注册,其中规模企业141家,18个新开工项目中已注册8家,34个续建项目中已注册32家。服务成效显著,企业反映良好。

完善政策 重点扶持

经开区制定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园区企业提供创新补贴、人才培训、产业发展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经营难、成本高等问题。一年多来,共为立讯精密、欢乐禧禧、北阀科技、养元二期等55个在建项目和168户重点企业,解决要素保障类问题812条。

出台《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暂行办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兑现长电科技、立讯精密、扬子空调等78家企业2014年自主创新政策补贴1278万元,2015年创新奖励兑现工作正在申报中。出台《滁州经开区小微企业助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和《滁州经开区助保金贷款“重点小微企业池”企业入池管理办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韩上电器、金诺实业、南瑞继远等22家企业纳入助保贷资金池,为企业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同创公司抢抓机遇,为园区企业申请的10亿元额度的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目前资金已全部到账,下一步将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建设。出台《滁州经开区企业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意见》《滁州经开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为78名园区企业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问题,组织近80名企业高管赴健峰企管参加培训,并组织企业参加人民大学企业高级管理公益培训、工信部组织的企业上市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10多批。

贴心服务 帮到实处

坚持“墙内事是企业的,墙外事是园区的”服务理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

加强交通保障。继续延伸、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扩大园区公交网络覆盖,重点保障银鹭、养元、长电等从业人员密集企业上下班。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在人流集中区域共设置自行车站点35个,投放公共自行车近900辆,有效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协调企业高管子女入学问题,2015年以来为园区46家企业的84名孩子入学提供了帮助。以不动产登记证为核心,开展行政审批手续帮办工作。目前,远通路桥、英克尔汽配等企业已取得不动产登记证,金锋馥、喜多多、欢乐禧禧等项目正在验收中,有望于今年上半年顺利取得不动产登记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