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1.5亿元的瑞能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总投资20亿元的中高压交联电缆和铝合金导体项目落户、总投资10.6亿元的亿利净化系统项目成功引进……
四月的滁州,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一批批省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一个个新项目落地生根……滁州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商在这里投资兴业。
作为我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滁州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新思路开辟新出路,以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一季度,市外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到位资金194.3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1个,同比增长33.7%;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个,同比增长37.5%;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42个,同比增长10.5%。
以开局就发力的状态,起步就冲刺的节奏,紧张快干,狠抓落实,奋力冲刺“开门红”
“现在的投入结构,就是未来的产业结构,要把调结构的关键落在扩大有效投入上,实现稳增长与调转促的有效结合。各地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迅速掀起工作热潮。”新年伊始,在全市经济工作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李明向全市发出动员令。
为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我市以开局就发力的状态,起步就冲刺的节奏,紧张快干,狠抓落实。元旦放假期间,市委、市政府就组织开展全市招商引资督察观摩活动,推动各地比拼赶招。1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把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下去。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召开招商工作调度会,要求县干招商小组迅速出击,掀起招商引资热潮。2月5日下午,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对2016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市以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精神抓推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确保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为加强项目推进力度,我市坚持专业队伍抓线索、职能部门抓研判、市县领导抓推动、各级部门抓服务、园区载体抓保障的招商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学习借鉴合肥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44个县级干部招商小组,进一步强化专业招商力量。今年一季度,全市县干招商小组共新增线索332条,签约项目63个,协议投资总额253亿元。
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瞄准装备制造、新能源、中高端家电等产业,不断拓展招商路径,提高招商质量
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这“三化结合”,对产业形态、产业模式都产生了深度影响,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变化、新机遇。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拓展招商路径,重点招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家电、现代电子、大健康产业、休闲食品、新材料等制造业和文化旅游、科教研发、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通过央视广告、股市行情、行业排行榜,挖掘高品质目标企业;通过共办行业年会、参加产品供销会等,紧密接触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开展以商招商;针对产业链欠缺环节,开展产业配套招商;通过与知名搜索引擎合作,强化网上招商。此外,我市还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开展招大引强,推动挂大靠强,坚持引资引智相结合,不断开阔招商思路,创新招商理念方式,既注重数量的扩张,又保证质量的提升,在招商引资的大潮中奋起争先,力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华丽蝶变。
“为进一步加强招商项目管理,推动各地各单位主动招商、务实招商,我市全面实行招商引资项目痕迹管理,”市招商局工作人员刘静告诉记者,“项目正式签约前至少报送两次跟踪情况说明,同时附跟踪洽谈照片。签约后的项目,每月报送进展表。实践证明,招商引资痕迹管理的效果非常好。”
不拼政策和资源,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以优质服务吸引项目落户
日前,记者在滁州经开区看到,安徽瑞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抢抓工期,加班加点安装一条临时总装生产线。“该项目3月16日签约,4月25日就进行试生产,争取5月20日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就能下线。”公司董事长黎健明激动地说,滁州保姆式、精细化、高效率的帮办服务让我觉得选择滁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相信企业在滁州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招商引资面临着从拼政策、拼资源向优化服务转变,从注重数量向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竞争更加激烈、要求越来越高。”市长张祥安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抓牢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用心招商,诚心招商,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投资有机会、兴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权益有保障。
为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我市建立“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开展全程帮办服务。市政务服务中心实施了8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流程再造,取消调整项目占原有项目比例达83.5%。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677个审批服务项目平均承诺时限由法定40多天压缩到4.5个工作日,进中心办理项目的环节已压缩30%以上,企业申报材料减少到4.5份,行政审批服务前置中介服务取消21项。企业注册“一表通”、基建项目联合审批、一表制收费、网上政务超市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透明、规范。苏滁现代产业园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实行“2号章”管理;滁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营,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受到客商交口称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