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织密食品药品安全网 创建省食药安全城市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8/9/20

近年来,滁州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创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目标,以落实“党政同责”、“四个最严”为遵循,深化监管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夯实安全基础,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全面织密食品药品“安全网”,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之城”,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乐斯福(明光)有限公司相关产品曾分别入选2008年奥运会、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供会食品,多次受到组委会和省食药监局的通报表扬。2017年,滁州市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五分之一。滁州开始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健康食品工业城市转变。

强化“党政同责” 层层压实责任

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城创建工作,将争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就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门进行了调研督导,分管市长牵头主抓,市、县、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党政同责落到实处。

同时,我市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量化创建考核指标,实行数字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周报告、月通报、双月调度、季度点评制度,结合市政府督查室明察暗访和随机抽检情况,查进度、找差距、抓落实,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高效的推进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加大经费保障力度,2018年全市安排食品药品监管经费3180万元。发挥基层食药安办职能作用,食品快检室管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服务保障显著加强。

织密监管网络 提升监管实效

滁州市以创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为契机,严把食品药品准入关,拓展监管领域、丰富监管手段、延伸监管触角,着力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

强化重点问题整治。高质量完成食药安全春风行动、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专项行动。农业部门开展禁限用农药、农资、兽药抗生素、“瘦肉精”、畜禽屠宰、水产品“两鱼两药”等专项整治行动。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等记录完整,投入品管理和使用规范,并严格执行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生产基地无禁限用农兽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深入开展了食用农产品、药品、医疗器械、大桶水等专项整治工作。查封取缔11家大桶水无证生产小作坊,立案查处27家零售药店,撤销9家药店的GSP证书,吊销13家药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加大大要案件侦办力度。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重拳出击,全市共立案食品药品案件869件,已办结73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85%,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18起。成功侦破一起网络批发和销售假冒冬虫夏草案,涉案金额近千万元,被省局列为2017年十大食品药品代表性案件之一,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评为2017年全国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优秀案例。落实风险分级管理。完成首次分级评定企业25222家,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水平。快检规范运行。全市建成128家食品快速检测室,全部配置安全快速检测仪,2018年,已上传检测数据375681条。退市、下架和无害化处理各类食用农产品927公斤。

开展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完成餐饮单位透明厨房改造1364户,全市中央厨房和学校食堂100%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及信息报送工作。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和信息通报两项机制,市县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应急演练,提高食品药品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小餐饮和小作坊”综合整治。各县市区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实施以奖代补,用于“三小”改造提升,有效改善了生产经营条件。2017年以来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量达4.4份/千人口每年,2018年举办了全市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创新监管模式 构建长效机制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绝非朝夕之功。滁州市依托“互联网+”技术,扎实推进手段创新、管理创新和示范引领,积极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施智慧化监管。全市7个县市区建有现代化、高标准、多功能的食品药品安全远程监控中心,天长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电子远程监控基层所全覆盖。

强化示范引领。天长、来安、全椒成功创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市建成食品安全示范街28条、示范店2190余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率达到70%,来安县率先在全省建成首条农村食品安全示范街。加强诚信建设。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守信褒奖、失信惩戒”机制,定期发布诚信红榜和黑名单。制定1+5《滁州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完善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打进,在全市8家大型商场超市开展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积极探索“两票制”联动机制,高位推进“十大皖药”--滁菊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仿制药一次性评价工作,“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深入宣传发动 营造创建氛围

抓好创建工作是惠及当前、功在千秋的民生实事,滁州市在发挥食药监管部门主体作用的同时,深入宣传发动,强化教育引导,努力开创广泛参与、群防群治、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在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开展了创建和监管工作宣传,在《滁州日报》和《皖东晨刊》开设“食药之窗”专栏,与滁州市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滁州食事药闻》专题电视栏目。

在公交站台、公交车身以及出租车顶灯等发布宣传标语,在城乡主干道树立创建公益广告牌,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图书馆、汽车站、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户外LED大屏滚动播放创建工作标语,利用市气象局天气预报短信平台发布短信10万余条,利用“美好滁州”微信平台、《滁州食品药品监管》微信公众号推送食品药品监管信息10万余条,利用QQ、微信、手机短信和综治平台等各种载体向“二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发布信息发送创建短信20万条。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和开展创建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六进”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大力营造出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支持食安创建、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浓厚氛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中,滁州将始终把人民的健康安全放在心上,担当实干,夙兴夜寐,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严防严管严控,不断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全力谱写新时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新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