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也多次部署。市经信局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的总要求,努力协调各方力量,科学、平稳、有序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截至2月20日,全市各类企业复产3297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465户,居全省第二位;复工率85.4%,居全省第3位;在岗员工15.5万人,居全省第二位。
一、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复工复产风险。
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企业复工复产首要前提,要求各地各园区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前开展返程员工摸排,掌握春节期间员工去向等真实准确信息;建立健全复工方案、防控方案、应急方案,做好应急隔离场所准备和防控物资储备,坚决防止疫情防控不到位的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复工复产工作安全可控、平稳有序,确保不因复工复产影响防控大局。
同时,要求已复工复产企业强化防控管理,严格落实测体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分散就餐住宿、定期消杀、不搞聚集、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使用中央空调等措施,确保各环节防护工作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员工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动员教育员工全面做好自我防护;督促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封闭管理,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统筹解决好厂车接送等问题,鼓励企业探索实行弹性工时、轮流到岗、变通考勤等管理方式,更有效地解决疫情期间的员工管理问题。
二、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为复工复产创造必要条件。
市政府成立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解决企业在交通运输、物资保障、招工用工等方面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消除障碍。
一是协调解决交通问题。针对复工复产企业反映的本地员工出不了小区、外地员工下不了高速、生产物资出不了县域等问题,在严防病毒扩散的基础上,及时开通11条企业员工上下班公交专线,建立市域内交通畅通联动机制,缩减路口卡口等待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防控、生产物资运输和外地员工返岗。
二是统筹防护用品保障。在安排好市民口罩供应的同时,按照市县统一调配和企业自筹解决相结合的原则,动员各级各部门和企业通过扩大进口、海外代购、线上抢购以及捐赠、调剂等各种方式,千方百计采购配备防护口罩、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把重点企业列入优先保障范围,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防护物资保障工作。并针对我市防护物资生产供应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紧急动员金春无纺布、乔东实业、天康医疗等10多家具备基础条件的企业生产口罩、防护服等亟需的防护物资。目前,部分企业生产设备已到货安装,有望短期内大幅提升我市防护物资生产供应能力。
三是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要求各地各园区把服务企业招工作为恢复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发布用工信息,采取政府推动、园区负责、企业对接以及视频选聘、线上招聘等方式帮助企业开展招工;市县两级同步举办了“线上春风行动”;乡村两级结合疫情排查开展走访宣传,全力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基本条件。
四是强化政策机制支持。市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十七条意见,支持企业解决疫情期间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充分发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帮办帮扶作用,建立市直单位包保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及时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复工复产工作井然有序;市经信局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下设十个小组,对口联系全市8个县市区和2个市直园区,督促当地复工复产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
下一步,市经信局将继续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推动政策落实、狠抓企业帮扶,全力以赴把1—2月份的欠账补回来,努力实现年初发展既定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