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砥砺奋进,谱写市场监管新篇章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9/3/15

图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教授市民辨别真假酒。 (资料图)  记者计成军 摄

凝心聚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2018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勇于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责任意识,主动做好质量提升工作,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系列重点工作的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能支撑。

近日,记者专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友贵,畅谈市场监管部门2018年度工作亮点,展望2019年工作部署。

记者: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具体情况怎么样?

陈友贵:2018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全面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银行网点代办工商注册登记业务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工商登记业务实现即来即办,当日办结,极大便利了创新创业和投资兴业,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近5万户。全市新增企业法人数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7和第5位,综合居全省第6位。民营经济大幅增长,成为创业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发展动力增强,滁州商标受理窗口自启动运行以来,共接待商标咨询700多人次,办理商标注册申请200余件,均位居全省第五批试点市首位。市场秩序规范有序,扎实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工作,综合年报率位居全省第2位。

记者: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我市在质量提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友贵: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责任意识,主动做好质量提升工作,牢牢守住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两大安全,有力地保障了滁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各县、市、区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挂帅的质量发展委员会,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新格局。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柴动力、天康集团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全柴动力荣获全国2018年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

安全监管推出新举措,全省率先运行气瓶信息化监管监控平台,对市级19家气瓶充装单位8万只气瓶全程网上监管。

记者:民生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领域,取得哪些突破?

陈友贵:2018年,市场监管部门全力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全市共投入创城经费3180万元,有力推动监管工作提升,经创建验收,我市被确定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

2018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加强食药市场安全监管,落实风险分级监管全覆盖,全市460家食品生产企业,398户食品小作坊,7251家餐饮单位,19825家食品流通企业,11家药品生产企业,1081家药品经营企业,352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实现“风险因素评定-风险等级分类-监管强度分级”的风险分级监管模式全覆盖。严格开展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月、食药安全春风行动、学校食堂等多次专项整治,取缔白酒、糕点、包装饮用水等加工小作坊26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白酒的黑窝点3个,依法依规注销13家饮料生产企业,责令4家饮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经营活动,15家限期整改,撤销15家零售药店的《药品GSP认证证书》,注销6名职业药师。

记者:2019年,我市市场监管工作,有哪些布局?

陈友贵:2019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和中心工作,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将在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上持续发力,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照后能营”“持证即营”。全面推广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市场主体住所“申报承诺+清单管理制”登记。在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上定向突破,深入开展公用企业垄断和限制竞争突出问题整治。持续开展打假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市场交易中混淆仿冒、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019年,市场监管部门将着力构建质量工作新格局,建立并完善质量发展委员会、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小组的运行机制。继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各项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大中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带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市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做好缺陷产品召回工作,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广泛收集缺陷产品信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分析研判产品质量伤害,建立产品伤害防范预警机制,减少缺陷产品和缺陷伤害。

食品药品监管关系到千家万户,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统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思想,确保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调整顺利到位。推进省级及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行风险分级管理,提升风险管控的靶向性,不断加大日常检查、飞行检查、随机检查力度,开展覆盖全品种、全范围的抽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