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琅琊山执法局以精细化管理助推执法管理水平提升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6/16

2016年4月以来,滁州市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十大项专项整治行动建设美好新滁州。琅琊山风景区乘势而上,加快推进5A创建的步伐,力争实现3年创建5A级旅游景区目标。为确保此“双创”目标的顺利实现,琅管委执法局首当其冲,从“精、细、准、严”四个方面,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使执法管理更细致、更精准、更严格,全面提升执法管理水平,努力争取新成效,新提高,为“双创”贡献力量,为建设“环滁皆美家园”,营造和谐宜居环境添砖加瓦。

一、“精”

对城市管理各个工作环节实施网格化管理、精量化定责、精准化操作。一是网格化管理。按照高标准、精细化的要求和“便于管理、责任到人”的基本原则,将琅琊山风景区周边及科教园区道路根据各执法队区域大小和人员数量,合理分配路段,配置人员,在辖区内实现人员无盲区覆盖。形成“点上有人管、线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的局面,保证管理无缝隙。二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依据《滁州市城区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制定《滁州市琅琊山管委会城市管理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标准和具体要求。并从办公室抽人员成立督查小组,每月对各条道路和相关执法队进行计分排名,对精细化管理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队伍和人员进行奖励。以监督考核、奖优罚劣的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执法人员奖惩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

二、“细”

努力把执法管理工作做细,重视流程化和细节化管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把握好执法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成精品,全面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一是梳理执法依据。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了《琅管委执法局行政执法职权目录》,依据执法种类,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分别将每一项执法依据进行了筛选梳理,细化到具体条款和裁量标准,并将梳理结果通过政府网站公开;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推动执法标准化。依据《滁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对相对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项目,进一步分类细化,缩小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幅度。三是注重执法程序细节。《行政强制法》出台后,对执法程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执法过程中的任何疏漏与大意都可能给执法后续过程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在实际执法操作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法律条款的正确适用,认真琢磨、“细抠”法律条款的内涵;另一方面注重提高个人语言素养,在执法过程中,根据被管理者的性格和情绪变化,灵活把握用语用词、注意分寸、注意得体,另一方面购置执法记录仪,对执法现场同步录音录像,及时锁定一些违法事实和证据,对执法人员的现场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克服执法随意性,促使执法人员使用文明规范的言行,从而有效落实文明执法。

三、“准”

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运用简化、统一的标准化原理和方法,促进执法管理工作有序运行。一是执法队伍建设标准化。购置统一执法服装,制定《着装管理规定》,所有执法人员工作时间严格按要求着行政执法工作服并配带标志,做到统一、整洁、端庄,树立良好的行政执法形象;建立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多次安排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执法培训,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重大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并将所有制度落实于实际工作中。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完善执法工作软硬件基础。推进琅琊山执法局队伍标准化建设,为以后的执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管理标准化。对景区周边、科教园区道路及城市学院、实验中学、交通驾校、儿童医院门前开展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整治活动,基本达到了摊点规范经营、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出店占道、小广告得到及时清理,破损门头牌匾得到及时更换;通过划线定位、专人督查管理,辖区占道经营基本得以治理,沿途工地管理基本规范,日常清扫保洁到位,卫生状况得以明显提升,道路环卫保洁管理趋于规范。

四、“严”

严格落实《滁州市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市十大项专项整治行动要求,严厉打击城区违法建设和各类市容乱象。一是落实违建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滁州市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严控增量、消化存量”为目标,制定了《琅管委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方案》,将拆违专项治理工作列入委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共拆除5批次11户违法建设,面积956平方米;并拆除新增违建5户,面积约142㎡。并完成市局移交的三盛颐景御园涉嫌违法建设26户查处工作。二是全面落实“四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精神。制定了《琅琊山风景区及周边占道经营、车辆、垃圾和渣土乱象四个方面专项整治推进方案》,开展了琅琊山风景区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截至目前,摸排登记流动摊点200多个。取缔了交通驾校、儿童医院、学院路、景区北门等区域的流动摊点约500余人次。及时清理辖区范围内存在的建筑垃圾、装潢垃圾及乱抛乱倒,零星偷抛偷倒的各种混合垃圾80多处,约200吨。整改存在的问题300多起。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以及破旧广告条幅30多处,清理各类“牛皮癣”小广告数百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