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卫计委进一步加强“53种疾病不输液”管理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9/8

出现头疼脑热,为了好得快而选择输液;小孩生病难受,家长太心疼要求输液;形成思维惯性,从小到大一生病就输液……在不少人的固有思维中,生病输液就意味着好得快,少受罪。殊不知,抗生素过度使用造成的人体细菌耐药后患无穷。2014年8月18日,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其中内科疾病24种、外科疾病18种、妇科疾病7种、儿科疾病4种。2年来,我市多数医疗机构门诊输液率有所下降,近日,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市卫计委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规范医院医疗行为。

记者走访: 医院还需加强宣传 部分患者要求输液

“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开出后,医疗机构的执行状况如何?记者通过对一些医疗机构的走访发现,不少医院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输液率都有所下降,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处,记者随机翻看了一天的门诊输液登记记录,记录显示,共有40名输液患者,护士长告诉记者,这个数字较之以前有明显下降,“以前高峰期可能有七八十个,现在减少很多,而且抗生素使用的控制也更严格了。”

53种疾病不输液,究竟包含哪些疾病?患者是否真的了解?记者在多家公立医院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走访时,发现部分医院在宣传上仍存在盲区,例如,导医台未见印有疾病种类的宣传单、诊疗室及输液室也没有张贴相关内容。“我听讲过有什么53种疾病不输液,但是那么多种,我哪能记得,医院也没有张贴名录,我就搞不清了。”患者刘女士告诉记者,来医院看病,更多的还是听医生的,至于不需要输液的种类,她表示,医生让自己输液就输液,不让自己输液就不输液。

除了像刘女士这样,不太了解情况,主要听医生建议的患者外,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些喜欢“指挥”医生的患者。在市一院的门诊部,一名患者由于牙齿隐隐作痛前来就诊,“医生,我上网查了,讲是炎症,吊点水就好了。”当得到医生“不需要输液,吃点消炎药就好了”的答复后,他有点犹豫,“真的不用输液吗,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唉,要不你还是给我吊水吧,反正我付医药费。”面对这样的患者,门诊医生非常无奈,“我们一般都是尽力劝导,因为他这样的情况,根本不需要输液,他只是觉得输液好的比较快而已。有些患者,喜欢在就医之前先去百度,我们在给他们治病的时候,他们还会质疑说,‘网上不是这么治疗的。’”

医生解读: 患者个体差异不同 是否输液要看病情

“对于出台不输液疾病清单,我们医生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我们比较清楚输液的危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守志告诉记者,静脉注射对人体静脉组织有一定损伤,如果患者发生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处理起来有危险性。抗生素的使用,比如头孢,这样一来,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当真正需要抗生素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药可用了,那就非常危险。

“53种疾病不输液,是不是我的了这53类疾病中的一种,就不用输液了?如果医生给我输液,我是不是可以拒绝?”采访中,一名患者好奇地表示,自己生病一般都是医生建议输液就输液,建议吃药就吃药,从来没产生过质疑的念头。针对这位患者的想法,刘主任告诉记者,安徽省出台的这份疾病清单,只是起到指导作用,而患者究竟是否需要输液,则需要根据当时的病情来看,“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来说,如果患者只有这一个炎症,并且体温在38度以下,那就可以不输液,但医生如果根据临床判断,患者有其它的并发症等,那就还是需要输液,毕竟很多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复杂,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记者了解到,患者感冒发烧时,由于吃药效果相对较慢,一些患者觉得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就选择输液,但其实,八成以上感冒都是病毒造成,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比如,普通感冒多是由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主要表现就是打喷嚏、流鼻涕等,发热通常低于39℃,一般几天就可以好。

部门举措:加强医院督查考核 患者还需提高认识

该份疾病清单公布之后,医院如何降低输液率?“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将在近期对各级医疗机构下文,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市卫计委医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江苏省取消了门诊输液,公众的视线再次落在了医院对于降低门诊输液的执行情况上。为此,市卫计委将加强督查考核,通过制定指标,与医院年终考核挂钩,同时,采取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管,另外,还将要求医院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日常数据的统计,例如,定期开展处方点评、药品分析等,市卫计委也将定期进行现场督查,“我们可以随机选取某一天的处方,分析里面的静脉输液比例,进行处方点评。”

据悉,目前由于大医院诊疗手段多,医生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在治疗时,一般都能采用尽量避免患者输液的方式,一些基层医院由于诊疗水平有限等原因,输液率相对较高。除了医院主动规范医疗行为,在该负责人看来,患者提高认识,也是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存在依赖心理,医生如果建议不输液,还会引发医疗纠纷。”他表示,患者在治疗中,还是要尊重医生的意见。本刊建议,如果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购买或在门诊就诊时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询问自己的病症是不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服用抗生素才能治疗,并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