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长:点亮四盏“灯” 温暖百姓心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8/4/9

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天长市点亮四盏“灯”,全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报酬权益,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点亮橙色预警灯,开展源头预防行动

“发现一起欠薪问题,将及时排查一起,切实消除各类隐患”天长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在开展预防行动期间,共对507家用人单位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2起。针对某公司拖欠40名工人工资且拖延不发问题,下达了1份书面《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并联合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执法,最终,该公司在一周后结清了50余万元的工资。

天长市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立维权公示牌、发放致企业(农民工)一封信,公示农民工维权投诉电话,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录制一期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专题节目在市电视台《法在身边》栏目进行播放;在天长网微信发布、“信用天长”等网站曝光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支付、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典型案例,对恶意欠薪的单位和个人起到震慑作用。

点亮蓝色护盾灯,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依据天长市出台的文件,从2018年1月1日起,对进入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环节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审查制度,凡3年内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投标企业(代理机构或项目经理)一律不得参加招投标。目前,共有84家企业在规建、人社部门开具了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证明。

为从源头治理欠薪问题,天长市重点推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用工管理、银行卡代发工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制度措施落实落地。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招投标环节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审查制度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依法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使欠薪失信行为在全市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并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对不诚信、不尽责,尤其是恶意欠薪的企业,在第一时间多渠道、高频次地进行曝光,让全社会来监督。

点亮红色执法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拿到工资了,我要为市劳动保障执法人员点个赞。”天长市某公司离职职工陈富强高兴地说道,原来,陈某多次到该公司讨要4个月近8000工资,但该公司借各种理由拖延不予支付,接到投诉后,天长市人社局及时与该企业联系,进行协调解决,两日后结清了工资。

天长市相关单位成立应急处置领导组,应急处置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凡发生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稳定劳动者情绪,第一时间做好信息公布,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使矛盾升级、扩大,切实劳动者合法权益。市联席办牵头成立三个应急工作组,一是由市人社局牵头,成立应急接待处理组,主要负责接待、引导、协调、处理因拖欠工资问题来访的劳动者;二是由市规建局牵头,成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处理工作组,主要负责接待、协调、处理市区建筑施工、装饰装潢领域拖欠工资问题;三是由市公安局牵头,成立非法讨薪处理组,主要负责收集以讨要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材料款、借款等情况的相关材料,依法打击组织、煽动人员群访、闹访以谋求个人利益的单位和个人。

点亮绿色应急灯,畅通维权绿色通道

凡遇到农民工诉求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按照“快立、快审、快结”的“绿色通道”服务理念,当日立案,在最短时间内予以结案,使农民工工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审理处理。对于一般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简易程序,采取尽可能的调解处理方式,使农民工权益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期间,该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接到涉及农民工案件21件,立案调查审理21件,涉及劳动者人数28人,涉及金额33万元。

积极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及时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引导存在较大争议的拖欠工资案件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公安机关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发生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及早介入,及时受理与侦查,及时采取控制犯罪嫌疑人、冻结企业账户等措施,防止欠薪逃匿和财产转移等行为。春节期间,该市办理1起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结案率100%,追讨了22名劳动者工资34.58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