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凤阳县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根本要求,把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作为努力方向,注重打牢“学”的基础、把握“做”的关键,切实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严在经常,28800余名党员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树起了信念,解决突出问题,为“共建美好凤阳 共享小康成果”建设催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上率下树立标杆 强化党性信念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是凤阳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本次学习教育活动也不例外。
凤阳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章并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进行讨论,建立学习教育联系点,带动面上学习教育活动稳步深入推进。在县委常委班子的示范带动下,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除采取集中学习、座谈研讨、辅导交流等常态化学习外,创新学习载体,开展巡回宣讲、警示教育、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等各种学习活动,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提高了学习教育的知晓率。
除了“规定”动作,还有“自选”活动。临淮关、殷涧、法院、地税局等10余个单位组织1000余名党员先后到小岗村和县法院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接受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对照先进找差距;卫计委、小溪河镇等为流动党组织开展了送学活动;武店、枣巷、经开区、凤宁产业园等乡镇开展了“百日学党章”“手抄党章100天”“微信晒体会”“网上学习园地”等载体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截至6月初,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400余次,建立微信群50多个,利用手机、QQ、微信平台发送学习材料530余条,撰写心得体会文章1500余篇。学习是最好的“镜子”。在学习中找到差距、看到不足、受到教育、触及灵魂,进而清洗思想灰尘,是党员干部的共同感受。
建设战场争先锋 回应群众期盼
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但怎样做?做什么?取得怎样的效果?凤阳县立足县情实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把弘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发扬敢闯敢试敢干作风,融入“共建美好凤阳”实践中来,利用学习教育实践平台,全力推进“五城联创”、扶贫攻坚、民生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淮干工程、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县建设等重大“战役”,推动“十三五”期间实现“4520”目标,即:在2014年基础上奋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四个翻番”,建设农村改革先行区、硅基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经济总量冲刺全省20强。
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党员实际,县上积极谋划设计载体,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对标看齐中发挥先锋作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打造经济健康繁荣、社会文明和谐、生态持续改善、政治清正廉明、人民幸福安康“五位一体”的美好新凤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查五看”转作风 做合格党员
开展“两学一做”,整改问题是核心。凤阳县委除了围绕“共建美好凤阳、共享小康成果”、“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进行讨论,还适时增加了“弘扬沈浩精神,争做模范党员”专题研讨,结合“五查五看”谈学习体会,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原则,深入群众,通过自我剖析查、相互谈心查、群众问卷查、组织提醒查等“四查”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将采取建账销号改、立项承诺改、群众监督改、评议问效改、建章立制改、推动发展改等方式扎实整改。
意见,从群众中来;效果,也到群众中去。该县倾听群众呼声,对部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进行摸排、整顿,排查失联党员49人,经排查取得联系96人;补缴党费81万余元,排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2个,社区、非公、机关党组织各1个,明确一支部一策,并从机关选派23名同志任第一书记进行强力整顿,让有能力、会发展的人治村管村,增强了村级班子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习教育抓到点子上、整改落实抓在日常中。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镇村3000多名党员深入调查摸底,制订整改方案,通过党员干部带、群众义务投、共建单位帮、企业对接扶等措施,大力改善村内基础条件,发展光伏发电、畜禽养殖、大棚蔬菜等多元富民产业,改变了村容村貌,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县农委41名农业技术专家对21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229名农业科技指导员采取“1+4”方式主动担当916个贫困户农业生产的科技“保姆”。殷涧镇根据群众需求,开通“土特产销售扶贫网”,成为以销售贫困户农产品,促进贫困户增收的特色网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