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
逃生演练 警钟长鸣
乘坐校车 细心呵护
逃生演练 警钟长鸣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校园安全关联着千家万户,维护校园安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把“保护伞”,这是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近年来,滁州市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思想,落实“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以提升“三防”建设和校车管理为重点,以完善制度为保障,校内校外相结合,积极提升校园安全防护体系,认真排查和消除影响校园安全的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和隐患,“平安校园”建设及“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对校园安全工作的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攀升。
广泛动员 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安全无小事,事事系安危。
保障校园安全,舆论宣传是先导。在滁州,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市中小学每学期开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开学第一周广泛开展以防震减灾、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今年,还特别增加了防暴恐、防邪教等教育内容。
紧急疏散、自救逃生、应急避险、发放致家长(监护人)一封信、签订责任书、暑期大家访……各地各校的积极行动,有力地提高了师生员工在突发事件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与此同时,全市各中小学校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770名,常年“行走”在校园内外,结合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活动。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累计组织防火、防震、防地质灾害及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或逃生演练达3796场次,参加演练师生达223万人次;组织律师、离退休老同志、普法志愿者面向全市中小学举行报告130余场,受教育者超过6万人次。
联动治理 构筑校园“保护伞”
责任落实处,安全常态化。
构筑校园“保护伞”,关键在于形成工作合力,为把工作部署安排落到实处,市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织成员单位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早谋划,早部署。2017年,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教体局于6月、7月,开展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督查,严查学校、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预防工作落实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工作意识,有效巩固了防范效果。
市校车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校车管理,维护校车安全运行。市教体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制度层面不断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各地教育部门则积极与相关部门及校车公司联系,多次开展联合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市交通运输局强化校车运行环境整治,开展隐患排查4次,整治一般隐患20处,增设警示标牌8块、警示桩42根,补划标线1000余米,修补路面1000多平方米。市交巡警支队明确要求各大队一校不少,建立交通安全共管机制、一车不漏,开展接送车辆摸排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力度。
市工商局对辖区校园周边经营户经营资格开展专项整治。对发现无照无证经营行为的,符合发照条件的,教育引导经营户纠正违法行为,并责令限期办理营业执照;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前置许可的无证经营行为,认真落实“查无”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抄告相关许可部门进行查处;因政策性或历史遗留问题,暂时不能予以办理营业执照的,及时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去年,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200余户,补发营业执照159份,有效地净化了校园周边市场环境。
市食药监局每年春秋季联合市教体局督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每次督查全市学校食堂40余家。2017年1月,市食药监局联合市教体局、市公安局组织各地对全市范围内347家中小学、幼儿园、大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校园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进行全覆盖检查。今年3月,市食药监局联合市教体局检查学校食堂49家,督促各地落实学校食堂“明厨亮灶”“三连通”工程。
2017年3月15日至4月15日、8月10日至9月10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组织力量分阶段对城区主要学校周边的书店、文具店等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05盘,口袋本图书35册,学生彩票2051张,儿童钱币300张。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平安校园”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滁州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省、市综治委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履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不断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量。市教体局领导班子多次研究部署所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市直各学校校长签订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建委等单位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首、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及周边综治工作专项组,确定专人负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
建设平安校园,日常监管上要的是在落小落细上狠下功夫。为此,交警支队积极开展“护学行动”,在复杂易堵路段安排专门警力疏导交通;巡(特)警支队则在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入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路段,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派出所社区民警全部深入学校及周边,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学校附近行迹可疑人员,加强盘查。市食药监和卫生防疫部门对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强化对学校及周边商店经营的食品、饮食、饮水卫生的监管,严防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市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各类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经营单位的监管,开通“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第一时间受理群众举报,现场查处案件。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换来的必然是固若金汤的校园安全防线。我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曾分别于2017年、2018年在全国、全省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17年,在全省“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中,滁州市教体局位列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01所学校被授予“平安校园”称号,6所学校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称号。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处,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2所、市级78所,省级禁毒示范学校1所、市级禁毒示范学校35所。12所学校获得省级“人民防空先进单位”、1所学校获得“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