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造林整地的关键时期,明光市坚持以林长制改革为统揽,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迅速掀起造林整地高潮。截至目前,明光市共完成整地10740亩,占滁州市下达该市整地任务的102.29%;已造林面积5920亩,占滁州下达该市人工造林任务的59%。,预计2019年3月底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一、加强领导,抢抓时机,迅速掀起造林整地新热潮。
2019年1月2日,由明光市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造林整地推进会,会后各乡镇、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抢抓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造林整地工作。同时,各地利用横幅、广播、微信等形式,大力宣传造林绿化工作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升全民造林绿化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造林主体作用。
二、突出重点,政策引导,精准提升林业跃上新台阶。
一是大力发展“三树二木”产业。以明政秘[2018]165号文件出台《明光市2019年营造林实施方案》,明确该市2019年重点发展“三棵树二木”,即薄壳山核桃、麻栎、银杏、乡土树种苗木和高效果木产业。
二是科学实施“五大”工程。即实施成片造林工程。利用项目造林,加强保护地造林。发展产业造林。推行科技造林。实施道路长廊建设工程。以花海明光规划为蓝本,以县乡道为重点,全面实施道路两侧绿化造林,建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绿化与景观相得益彰的绿色长廊。实施三项森林创建工程。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16个、省级森林长廊5公里。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改变重造轻养习惯,切实加强造林后的抚育管护。实施生态脱贫工程。结合林业行业特色,坚持把“国土增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积极落实生态保护脱贫工作,深入探索生态补偿脱贫机制。
三是精准实行“七棵树”奖补政策。明光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造林主体按规模分树种实施资金补助。引导发展薄壳山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林、麻栎为主用材林和银杏、朴、榉树为主的乡土树种特色林苗两用林。把造林奖补资金集中投向薄壳山核桃、麻栎、杜仲、银杏、朴树、榉树、三角枫七棵树,确保造林绿化工作出新出彩。
三、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积极构建造林整地工作新机制。
一是三级林长抓造林整地。确定市、乡、村三级林长是造林整地第一责任人。二是明确任务抓造林整地。按照“实化、细化、量化”的原则,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指标,责任落实到林长,任务落实到乡镇街道,三是通报调度抓造林整地。实行造林整地通报调度机制,对造林安排部署、造林进度、建设质量、造林成效等情况进行全程督导检查,并以周调度、月通报形式通报完成情况。将造林整地列入对乡镇街道林长制考核重点考核事项,权重28%,对没有完成序时进度的乡镇进行约谈。
四、造管并重,严把五关,全力确保造林质量取得新实效。
通过制定造林整地验收办法,明确整地、苗木、造林技术、后期管护要求;加强对造林地块现场技术指导,做好技术服务。通过严把整地质量关,树种选择关,苗木质量关、栽植浇水关,后期管护关,做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块绿一块,保护一片见效一片。
五、市场运作,主体到位,全市林业发展显现新气象。
明光全市上下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明晰产权、经营权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造林主体,大力发展企业大户造林、规模造林,以市场化、产业化加快推进造林整地工作。目前,明光市引进造林企业大户35家,正在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和植树造林等。如涧溪镇引进两家大户,租地5000亩用于发展薄壳山核桃,目前大部分土地流转已结束,正全力进行整地、挖沟。泊岗乡盛景银杏公司今年新承包土地1000亩,发展薄壳山核桃和银杏复合种植。张八岭镇6家大户整地面积4850亩,新造林2600亩,分别占全镇任务数346%、2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