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乌衣镇黄圩风情小镇又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笔者慕名前往,沿街缓步前行,目之所及,青砖黛瓦马头墙和横檐翘角木门廊古朴典雅,两行大红灯笼一字排开,高高挂起,充满喜庆与吉祥,小镇的皖韵风情宛若画卷渐次打开。
这样的街景仅仅是南谯区扎实开展“三线三边”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高位推进 创新举措
自“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启动以来,南谯区成立了区“三线三边”工作指挥部,制定了《南谯区“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南谯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文件。同时,区党政主要领导高位推进、靠前指挥,亲自部署、亲自调度,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交办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狠抓措施落实。
全区创新工作举措,确保任务全面高效高质完成。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介加强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开展文明户和文明村镇评选等手段扩大宣传效果,坚持走群众路线,注意民意征集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真正以百姓的自觉行动做好“三线三边”工作。做好调查摸底。区牵头领导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召开“诸葛亮会”,谋划工作方案,集思广益,征集到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下发了《关于做好“三线三边”环境问题排查的通知》,通过“火力交叉”式的排查问题,确保不丢一处死角。区文明办统一设计了《南谯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台账》,采用一个问题一个编号,对摸排的问题、整治的效果进行对比,着力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发现问题不及时、梳理问题不全面、解决问题不到位等现象,确保问题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区文明委成立三个工作督查组,结合问题台账,定期和不定期实行动态督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存在的问题和整改不力的及时进行曝光。
合力推进条块结合
在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工作中,南谯区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合力推进工作。镇办做好辖区内环境治理工作,区直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做好沿线沿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权责分工,做到不推诿、不扯皮,共同抓好“三线三边”整治。区指挥部明确具体责任,对沿线沿边的镇、街道和部门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交通运输局负责公路沿线,旅游局负责景区周边,水利局负责江河沿边,发改委负责铁路沿线;林园局负责沿线沿边绿化,住建局负责建筑工地,行政执法负责市容秩序,安监局负责非煤矿山,环保分局和国土分局负责省际周边环境监测,市场监管局负责广告标牌的审查,有关镇办具体负责辖区内沿线沿边环境综合整治。
在2013年度的美好乡村建设、森林增长工程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全区集中对城乡结合部、省际线、铁路沿线和主要公路沿线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展了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投资1000多万元,对主要公路沿途建成水利生态景观;总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全长17.5公里,路两侧各50米宽的滁宁快通林带工程,投资750万元对滁宁快通进行亮化,并对沿线建筑统一刷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整治了滁定线、滁章线周边环境,统一刷成青瓦白墙,绿化种植、乱堆乱放清理等,对公路沿线环境整改力度大的大柳镇、施集镇分别拨付了1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按照文明创建的标准对滁宁快通、京沪高铁、京沪线、104国道等重点线,集中力量整治路线两边可视范围内的村镇,然后由外向里,逐步巩固提高。三是借鉴经验,建立长效。借鉴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把文明城区创建“三组六线”的工作机制向“三线三边”延伸,深化内涵,建立由区领导牵头包保沿线沿边工作,健全“三线三边”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拓展延伸
稳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全覆盖工作。村镇生活垃圾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模式处理。对于交通不便、运距较远的村镇,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处理”“户集、村收、村处理”等模式,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焚烧和填埋等技术进行处理。同时,区财政按人均15元的标准,对其保洁经费进行补助。其中,沙河镇、黄泥岗镇、乌衣镇、腰铺镇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过市场化运作,生活垃圾转运至市垃圾场处理。全面开展小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全区各乡镇计划投资1.5亿元,对集镇面貌全面改造。区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000万元,乡镇每年拿出4000到5000万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小城镇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全面改造,完善功能配套设施,提升城镇形象,建设适宜人居的现代小城镇。
“三线三边”治理由点上突破向线上延伸。打造章广、花山、黄圩、曲亭、杨塘、姑塘等众多延伸线上的亮点,并以这些亮点向周边广大自然村辐射。按照“一季一主题”的要求,每季度突出一项重点任务,打硬仗破难题,确保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围绕前两个季度的重点,分别重点整治了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滁章路等县乡道路。结合人文风貌和资源特色,打造滁宁快通、滁定路、乌庙路、曲亭路等景观线,沿线新增了多个示范景观点。对珠龙镇街道、大柳镇街道、腰铺镇担子街道沿街店招店牌进行全面提档、整体出新,统一安装亚克力吸塑材质的新式广告标牌,做到“一店一招、一路一景”。国、省道沿线两侧道路路肩栽植红叶石楠球,两侧50米范围内的荒地、闲置土地栽植广玉兰,做到绿化美化。集中清理了道路沿线的违章搭建、乱摆乱占、乱设摊点、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