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谯全力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四大动能”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8/9/24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谯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打造合肥、南京两大省会都市区之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发挥生态优良、人文丰厚、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的优势,围绕红、黄、蓝、绿、古五大优势资源,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三大品牌,打造旅游产业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宣传推介四大动能,引领全区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打造规划引领动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南谯区围绕为什么要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着力解决什么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以战略思维和超前眼光谋划发展,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专业规划团队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编制了《南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南谯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规划注重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症结所在,真正“虚到位、实到家”,为全区旅游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打造项目带动动能。南谯区牢固树立“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抢占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成绩喜人。总投资220亿元的乌衣古镇文旅综合体签约,总投资104亿元的黄圩湿地旅游度假区和总投资50亿元的琅琊山仙居侠谷小镇均签约并开工,清流关田园综合体成功签约。这些项目投资多、体量大、业态新、带动力强。通过这些重点旅游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全区旅游业态多元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打造产业融合动能。“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大力推进“旅游+”,通过“旅游+”产生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形态,“+”出新的全域旅游生活形态。南谯区积极利用旅游产业的拉动、渗透、融合、整合能力强的产业特点,发挥旅游业的催化、优化、集成、放大作用,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文化、体育、医药、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全区涌现了旅游+文化的长城东方梦世界、旅游+林业的万亩枫园、旅游+体育的五尖山自行车公园、旅游+农业的万亩桃园、旅游+医药的青钱柳种植基地、旅游+美丽乡村的章广镇太平集村、旅游+研学旅行的双洪生态文化公园非遗小镇等一批产业共融共生的景区景点,为全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一股强劲新动力。

打造宣传推介动能。“酒香也怕巷子深”,南谯区有皖东地区最美的山水,景区景点众多,多年来藏在深闺人不识。为提升南谯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南谯围绕“江淮翡翠、天然氧吧”的形象定位,坚持“立足周边,主攻合肥南京,放眼长三角”的思路,拓宽渠道,持续加大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南谯旅游,培塑整体旅游形象。先后在《南京日报》、《新安晚报》等报刊上投放专版宣传南谯旅游。积极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平台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南谯旅游。大力举办旅游节庆活动,2018年,南谯区举办了2018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滁州南谯站暨章广红色文化旅游节、2018南谯大柳山地马拉松越野赛暨旅游推介会、第二届珠龙蓝莓采摘节、第二届金甲溪漂流文化旅游节、第一届彼岸花旅游节、长城东方梦世界灯光音乐节,吸引了数十万名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今后几年,南谯区将不断扩大优质高效的投入,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培育旅游新业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