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雨衣作“战衣” 温度计作“武器” 全市基层卫生院扎牢防疫安全网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2-17

“我们90多个职工,要负责辖区居家和集中隔离、卡口检测、企业指导等工作,虽然压力大,但大家拧成一股绳,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我们卫生院除了日常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富岭出口做检测工作,这里是市区、开发区防御输入性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丝毫马虎不得。”2月15日,记者走访了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和富岭两家卫生院,实地了解基层医护人员为防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作的艰苦努力,以及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半个小时闷出一身汗的雨衣 

是防护的“战衣” 

当天下午2时40分,记者首先来到了水阁卫生院,正巧赶上一轮换班。从业9年的医生叶里,刚刚从物流城返回,他和同事为那里的居家隔离的居民做好解除工作。刚坐下来,他就忙着把套在最外面的雨衣脱下来,紧接着再脱医学防护服,记者看到,虽然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秋衣,但这件衣服已经出现了大块被汗水浸湿的痕迹。而他的雨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里面也早已湿透,为了方便下次使用,他和同事都要把鞋垫抠出来,连同雨衣一起放在通风处晾晒,这些晾晒的防护工具在小小的卫生院里几乎随处可见。叶里是早上8时从卫生院外出工作的,除了中午回来吃了顿饭,其余时间都奔波在防疫一线。“今天都还好,温度不高,前几天我们的雨鞋都能倒出汗水来。”叶里说完,就忙着向卫生院设置的数据组汇报相关情况去了。

也就在此时,辖区某村的另一户居民也到了隔离解除的时间,卫生院的医生陈丽霞和徐娟,带上装备之后也跨上了巡回诊疗车,和叶里一样,她们也都在防护服外套上了一件普通的雨衣。临出发时正赶上大雨,她们笑着说:“这下雨衣还能挡雨了。”

卫生院副院长何娅琴告诉记者,由于专业防护服短缺,经过相关验证,卫生院不得已给每位职工配备了雨衣。“每次他们回来,我们都要用消毒液把他们从头淋到脚。”她说,这样的无奈之举,让自己内心充满歉意。

下午3时20分左右,陈丽霞和徐娟赶到了隔离解除的居民家中。听到门外的动静,这位居民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打开了门,见到陈丽霞和徐娟,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在按照程序测量完体温,确定身体无恙之后,陈丽霞说:“现在你的隔离解除了。”“好的好的,谢谢谢谢。”居民的语气里满是轻松和喜悦。

从这户居民家中走出来之后,陈丽霞的防护镜已经起了厚厚的一层雾,脸上、头发上也都被汗水浸湿。她说,自从全市启动防控疫情一级响应以来,她和同事每天都工作在一线,微信运动统计的步数都维持在两万步左右,“虽然辛苦,但听到居民解除隔离时的一句‘谢谢’,我们就感觉很欣慰。”

守好防疫的第一道关卡 

坚决杜绝输入性感染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这段时间高速富岭出口成了私家车进入市区、开发区的要道,为了杜绝输入性病例,富岭卫生院的职工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成了守护丽水“大门”的重要力量。

当天下午4时左右,富岭出口迎来了一波入境的小高潮,短短几分钟里,来自景宁、松阳,福建等地的十多辆车都在这里汇集,车子刚一停稳,富岭卫生院的吴俏就手握温度计,向司乘人员示意测量体温,并协助交警做好放行登记、劝返工作。

1月23日,收到卫健部门通知之后,吴俏就开始在这里投入工作,最长的一天曾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腿都站麻了”。“温度计比我们人娇贵。”吴俏笑着说,为了保证正常使用,自己和同事们都要把温度计藏在大衣里保暖,有的时候还要给它用暖宝宝,尽管如此,从正式值守开始,她和同事已经用坏了50多个温度计了。虽然工作辛苦,但吴俏说,自己在丽水生活,这里就是她最爱的城市,哪怕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

卫生院院长郑丽妹告诉记者,除了富岭出口、水腊公路出口卡点的检测,卫生院还要负责辖区上万人的身体监测工作,此外,卫生院的门诊也没有因为疫情中断,“我们20个职工分成三班,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目前工作运转都还是正常的。”

新一轮冷空气的到来,将给防疫工作增加不小的难度,但吴俏说,自己和同事已经做好了准备,“坚决做到不漏一辆车、一个人,守护市区平安。”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基层卫生院共有医护人员近7000人,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守护乡村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市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

来源:丽水日报 丽水日报记者 杨敏 通讯员 陈晓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