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类以及经济全球化倒流逆风等不确定性因素,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进而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升级、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供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
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江苏近期提出“做深做实苏锡常、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和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加快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内大循环”。大力推进跨江融合发展与全域一体化发展,率先取得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做优做深做实做强省内“微循环”,这是江苏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落地落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全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与实践贡献。
江苏跨江融合发展与省内全域一体化
当今世界有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圈、英国中南部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被认为是我国最有希望与可能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城市集群之一,可将这一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作比较,在劳动生产率、人均GDP产出包括土地资源、资本投入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益方面,却不及世界五大城市群的一半。事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虽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区域城市群发展能级与综合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拓展潜力空间,这应该是将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顶层设计层面的题中应有之义。
面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的局面,党中央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不是把门关起来,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会因为暂时的叠加复杂因素而停滞不前,未来世界应当是多元主导的世界,是经济贸易规则日益融通完善的世界,是各国人民利益共建共赢共享的世界。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我们必须要打造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硬核”区域,长三角区域责无旁贷。从认知层面应当清晰明确意识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不是要把这片区域进一步发展起来跟中西部、大东北“抢饭吃”,而是要承担起重大的国家使命责任担当,使这片区域能起示范带动作用,以此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冲锋陷阵的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
江苏省在长三角版图中占据着“C”位中的“C”位,承东接西、呼应南北,人口占了长三角区域三分之一,GDP占比达42%。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以及人文优势,长三角国家战略更多的责任使命担当落在江苏。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度推进,以上海为原点对内辐射,将会打造出新的增长级乃至于改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图,江苏未来无疑会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硬核”区域。
现在,长三角从上海这一核心城市出发有两条发展轴:一条是沪-杭-甬发展轴,一条是沪-宁-合发展轴,这两条发展轴已相对成熟发达。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地实施中,将会有两条新的发展轴被打造出来:一条是沪-苏-湖-合发展轴,即南太湖发展轴,因为湖州市认为太湖流域北强南弱,南太湖至少应该有一座像无锡这种能量级的城市,湖州可以承担承载;另一条是沪-苏-通-盐发展轴,促进苏南、苏中与苏北协同平衡发展,江苏跨江融合发展与实现省内全域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这两条发展轴在三五年内会基本被打造出来,进而改写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地图。
综观世界城市集群发展图谱,像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德国的莱茵河、韩国首尔的汉江、上海的黄浦江……大江大河入海口孕育多姿多彩的城市文明。国内外诸多沿河沿江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构筑江南江北一体,实现跨江融合发展,有助于城市群集约化转型。由历史观照现实,苏-锡-常-通四地一衣带水,同处于长三角核心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目前国内制造业明星城市集群链。有鉴于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四地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
“苏南模式”:成功逻辑与发展制衡
“苏南模式”由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实地考察率先提出,是学术界对苏-锡-常-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其实质是这片地区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得以实现,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其示范效应曾惠及全国农村经济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转变。“苏南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最初实践范式。
改革开放40年来,用“神速”两个字形容中国城市化进度绝不为过,可以划为三个阶段来观察认知。第一阶段是单个城市内生性发展阶段。每一个城市自我快速发展,包括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都自我成长,体量基本都比30多年前要扩大了三倍五倍甚至于十倍。第二阶段是高速公路都市圈时代。当时所谓一小时通勤圈是100公里至150公里,上海前些年提出“1+6”都市圈,即跟周边城市进行合作融通协同发展。第三阶段是现在正在进入的高铁和互联网时代城市发展新时期,城市和城市之间空间距离已经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高铁时代一小时通勤圈是300公里到350公里,所以湖州积极接轨上海,提出“1+7”上海都市圈,因为进入高铁时代,湖州到上海只要53分钟。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时期,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功能互补实现一体化发展成为可能,站在螺旋形上升的更新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城市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原有的“苏南模式”应当进行突破。因为原有的“苏南模式”是一城一地的发展模式,产业以中低端制造为主,且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集群化能力偏弱,资本、科技、人才、创新等各种生产生活资源要素的流动性、融合性、协同性差,这些因素使“苏南模式”的发展遭到制约,亟待突破惯性发展格局与思维定势。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江苏是“C”位中的“C”位,是“硬核”区域,全省要一体化,要实现跨江融合,应当在苏锡常通、宁镇扬同城化中探索新的路径、新的方向、新的观念,对长三角区域乃至于全国做出示范效应。
当前,我国一些区域城市化水平近乎饱和,虽有“大国大城”说法,城市化过程中如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如何按照市场配置资源规律提升各类要素集约化利用效率,如何实现全国范围内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综合协调平衡,依然有许多值得重点探索研究的课题。高速增长时代的发展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新阶段发展的新趋势,在未来不可能获得丰厚的红利,比如说资源套利性、人口红利性、债务资本型等,一定要走创新驱动引领的新发展道路。
在新起点上更高水平再出发,破解“小富即安”精神状态,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上台阶,打造“新苏南模式”是应有选项。“新苏南模式”的基础前提是:城市化程度较高,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各类生产要素成本偏高,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内在需求与动力较强等,这就迫切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原有发展路径的经验主义依赖,谋求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新发展。
立足“三个更高” 做好“新苏南模式”高质量发展文章
按照区域城市概念,“苏南模式”板块是主要指苏-锡-常-通,这是江苏与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区域,也是具有全国明星效应的实体经济制造业城市集群。苏-锡-常-通四个城市经济总量占江苏全省近50%,不仅是江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也是江苏对接上海承接特大核心城市资源外溢的“前客厅”。如果将这一长三角“C”位中的“C”位板块,打造成新时代新发展新格局中的“新苏南模式”,无疑对江苏、对长三角乃至于对全国发展具有先行示范引领作用。
具体而言,需要立足三个“更高”,即更高起点谋划、更高层次推进和更高质量追求。更高起点谋划,关键是突出问题导向,善于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在保市场主体、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更高层次推进,关键是突出目标导向,要拿出一些实招硬招,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拓展“进”的态势;更高质量追求,关键突出结果导向,围绕“强富美高”新苏南建设目标愿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真正实现愿望、过程、结果的有机统一。
立足“三个更高”,使“新苏南模式”成为江苏跨江融合和省内一体化的“硬核”区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乃至于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样本,当下应当重点做好以下文章——
一是“通”,即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尤其是南通应加快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八龙过江”通道建设,实现各类要素自由流动。
二是“联”,即城市之间实现跨江联通、联手、联合,在“联”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实体经济、城市功能、民生福祉的转型升级与合作共赢。
三是“融”,即在一城、一地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在园区发展、产业培育、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同城化发展。
四是“创”,即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促进制造业不断跃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五是“峰”,即针对江苏实体经济大而不强、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应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聚焦发力,着力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追求并实现高原之上再攀高峰,成为能够代表和引领长三角的现代产业制造高地。
六是“魂”,即继续保持旺盛的精气神,像当年培育“三大法宝”那样,即“团结拼搏、负重前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敢想、敢当、敢为,不等、不靠、不要,唯实、扬长、奋斗”的昆山之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在打造“新苏南模式”中走出新路子,集聚新力量,创造新经验。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此文系10月23日在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通大学主办,以“江苏跨江融合发展与省内全域一体化”为主题的2020年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