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安置房登记办证“跑”出“加速度”

2020年1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2019/11/27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如何“精准”“精细”?这就要抓住百姓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哪里有痛点就瞄准哪里,精心谋划,科学规划,细心推进,直至解决痛点。安置房建设手续是否完备,是否能登记办证,事关安置房质量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让“六步工作法”在安置房登记办证中大显身手。

截至2019年10月

完成中心城区21个安置房小区322幢12101户办理土地及房屋首次登记

完成中心城区17个安置房小区191幢7157户准备办证申请材料

(注:除以宅基地形式安置的安置房外)

11月21日12时已过,记者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所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看见,工作人员仍在热情答疑解惑,为市民办理业务,该中心副主任程涛介绍,中心中午安排人值守,平常一直都在加班加点,安置房登记办证工作推进得很快。

据了解,自2016年5月20日市本级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我市坚持“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工作导向,将安置区登记办证作为重点中心工作来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六步工作法”(摸底调查理清一批、跟进协调督促一批、专题研究解决一批、前期介入指导一批、加班加点提速一批、并行办理服务一批),坚持问题、目标和效果导向,主动作为,为安置区建设单位和安置户办理不动产登记,赢得广泛赞誉。

摸底调查 为登记发证打好基础

2016年12月23日,一份份《关于填报<安置小区不动产登记情况摸底表>的函》发往市中心城区各安置区建设单位,结合约谈建设单位、收集安置户意见、现场实地查看等方式调查了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查明分析未登记办证的原因,向安置区建设主体责任单位提出完善相关手续的建议,为登记发证打好基础。经查明,历年来,除以宅基地形式安置、被拆迁户自行建设的安置房外,市中心城区共有安置区42个,按责任主体(业主单位)分,屯溪区24个,市城投集团公司11个,市高新区2个,市房管部门、市文投公司、屯溪实验茶场、新徽公司、博村林场各1个。

跟进协调督促一批。该局严格按照2016年4月25日印发的《中心城区安置区房产办证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抓紧办理在建安置区项目供地手续,程序优化,手续简化,支持补办已建安置区相关手续,35个安置区已办理土地供应批准手续及相应土地登记,对未办理土地供应手续的3个安置区,已通知基层单位和业主持有关材料申请。

专题研究 协调解决办证细节问题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建设单位定期联系,沟通解释登记办证规定和有关政策,集中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办证细节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该局积极主动与住建等部门会商研究,及时报请市政府出台政策解决。

屯溪区阳湖镇安置办工作人员汪红花介绍,2017年10月,屯溪区政府就加快推进安置区办证开会,随后成立安置区办证工作小组,阳湖镇积极配合,至2018年9月已办完花上园小区、洽阳小区、洽阳山小区、洽阳南苑小区、稽灵小区不动产首次登记工作。目前,90%的住户办结不动产转移登记手续。办理安置区产权证困难重重,涉及部门多。因安置区建设较早,资料不全,此次办证得到市、区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协调,在“六步工作法”指导下,不少住户办证顺利。

“市民刘某购买花上园安置小区房子,阳湖镇司法所出具见证书。办证时,原户主不配合,刘某向法院起诉。阳湖镇为刘某提供拆迁安置协议、见证书、首登产权证复印件等材料,刘某很快办好。”汪红花说,像这样的情况有不少。

创新方式 提高登记办证效率

该局优化登记流程,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政务服务新模式,安置房转移登记由登记部门统一收取材料,税务、房管部门后台并联完成审核、审批,建设单位和安置户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跑一个窗口”;对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安置区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的,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绿色通道专窗受理、加快办理,并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对建设单位预约集中办理安置区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预约窗口批量办理;精简申请材料,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事项和证明材料,不再收取房屋维修基金、综合查验批复、综合查验备案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消防意见书等材料;创新申请方式,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在建安置区原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注销登记,由传统的安置户自行申请办理改变为房屋征收部门集中嘱托办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安置区仙人洞新苑业主卜素对如今办证的快捷赞不绝口。她说,自己原住制药厂宿舍,2017年下半年拿到安置房钥匙。欣喜之余,她又有担忧,想换套大点的房子,却因无证而搁浅。后来,建设单位市城投公司在小区设立办证办公室。“我一去,看见一摞摞材料放在桌上。工作人员很热情,让我先登记,后来又通知我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她提前10多分钟到,取好号。中心开通两个窗口,1个小时就办好了。”卜素喜滋滋地说,现在她如愿换了大房子。

问需于民 为百姓提供满意服务

延长工作时间,对建设单位承诺办证时间的和谐家园、新潭苑等安置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下班延时受理、周六值班办理、日常加班加点等方式加快受理登记发证进度,确保安置户及时拿到不动产权证,避免建设单位违约风险;压缩办理时限,对安置房转移登记手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安置户申请办理划拨土地转出让手续,该局相关科室将原来的1个多个月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办结。

市城投公司下属项目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李华巍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市城投公司在中心城区建成9个安置小区,4000多户不动产权证全部办好。为做好此项工作,公司成立专班,每周召开项目办证推进会,同时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力帮助,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指导,符合国家政策的还给予登记费减免,仙人洞新苑1000多户办证之快创造全市之最。“打印证件时,一台机子一天不停最多打100本,中心提供了3台,并派专门打证人员,我们也加派2人,从早到晚不休息,周末一样,换人不换机,本来需要20天的工作只用了五六天,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个月,得到住户广泛好评。”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各安置房建设单位要完善规划、施工、竣工等相关基本建设手续。对黎山苑、隆阜安置区和百鸟亭安置区一期,屯溪区政府责成相关责任主体尽快申请供地手续;提高为民办事意识。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环保、消防、人防等部门要切实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原则,尽快协助责任主体完善相关手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作为市中心城区安置房登记办证工作的具体承担单位,要主动进一步为责任主体和安置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实行专人经办。建设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应安排专人负责安置区办证,对已完成首次登记的安置区,及时与安置户一同申请办理转移登记,并为安置户准备好相应办证材料,合理安排,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前预约,还可利用周六值班时间办理,避免安置户扎堆办证;加强组织领导。安置区登记办证是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群众关心,是一项民心民生工程,建议成立中心城区安置房办证领导小组,加大协调解决力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