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铜业: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08/11/10

编者按: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鹰潭大地。从那时起,鹰潭儿女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的长征。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经给鹰潭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场伟大的征程正以更加磅礴的气势向前挺进。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辟《 鹰城巨变 辉煌30年 》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对鹰潭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发展变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敬请读者关注。

30年间,鹰潭铜产业无中生有、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到名闻遐迩、芳名远扬!

30年间,鹰潭大地上“长”出江铜集团,生根、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国家栋梁!

30年间,鹰潭建设世界铜都激情燃烧,好戏连台,硕果满枝,前程锦绣!

从江铜集团一枝独秀,到世界铜都春色满园,鹰潭铜产业走过了非凡的历程!

 “江铜”之花今更艳

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江铜集团,是30年来绽放在鹰潭大地上最绚丽夺目的鲜花之一。它的诞生,寄托了无数鹰潭人的希冀和梦想;它的成长,凝聚了无数鹰潭人的心血和汗水;它的盛开,装满了无数鹰潭人的欣慰和喜悦。“用未来思考今天”,是江铜集团的企业核心理念,更是鹰潭人3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

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鹰潭人民的精心呵护下,“江铜”之花在这片火热的红土地上,长开不败,风情万种,光耀神州,蜚声海内外!

1979年7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江铜集团在贵溪成立,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的采、选、冶、加于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硫化工原料及金银产地。

江铜集团控股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997年和2001年分别在香港、上海上市。江铜集团所有牌号的阴极铜全部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贵冶”牌阴极铜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硫酸为国优金奖产品;铜杆为江西省名牌产品。江铜集团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欧洲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了技术、经济、贸易往来。

江铜集团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多的铜及伴生、共生的矿产资源,全国已开采的5大铜矿山均为该集团所有,原料自给率在中国铜行业名列前茅。在海外资源开发方面,收购了北方秘鲁铜业公司股权、启动了吉尔吉斯斯坦金铜矿项目开发、获得了阿富汗艾娜克铜矿开发首选投标人资格。

江铜集团已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铜冶炼生产规模,2003年已达到年产铜40万吨的能力,2007年形成了年产铜70万吨的能力,2010年的铜冶炼将达到100万吨以上规模。

江铜集团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1993至2003年连续十一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江铜集团党委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同年底江铜集团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0认证,为全国首创。

目前,江铜集团资产总值390多亿元,员工3.4万多人,拥有善于企业国际化运营的优秀管理团队和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在铜矿开采、铜冶炼方面,已派出数百名专家指导海外的矿山和企业。

2007年,江铜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利税81亿元。如今,江铜集团正瞄准世界铜行业前三强的目标,按照“发展矿山、巩固冶炼、精深加工、相关多元”的方向,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百花齐放春满园

30年来,江铜集团为鹰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0年来,鹰潭历届党委、政府全力支持江铜集团,并千方百计谋求鹰潭铜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近年来,鹰潭以世界眼光谋划铜产业发展,创造性地利用既有优势,乘势而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鹰潭——这座赣东北名城,已成为国内外铜产业转移的“首选热地”,已经成为铜企业最向往的地方……

2007年初,按照省委、省政府“鹰潭要建成世界铜都”的战略目标,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依托江铜集团,服务江铜集团,打造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从此后,我市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万众一心,拼搏进取,开拓创新,铜产业集聚效应迅速显现,铜产业发展态势十分强劲,世界铜都建设大步迈进,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江铜集团,依托江铜集团,共同发展铜产业,壮大铜经济,打造利益共同体,我市与江铜集团积极开展了全方位合作。我市与江铜集团双方高层多次互访座谈,就诸多具体事项进行协商沟通,共商发展大计。为进一步建立合作机制,扩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双方在2007年签订全面合作战略协议的基础上,今年4月30日又签订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世界铜都建设协议》,为共同打造世界铜都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我市与江铜集团双方围绕发展铜产业共同进行调研并开展了招商;在扩大铜原料供应量的同时,初步建立了滚动计划和沟通协商机制,今年上半年我市铜原料生产企业实际供应江铜集团6.5万吨粗铜,同比翻了一番;双方在项目合作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江西铜材公司与江铜集团铜达新产业公司年产10万吨阳极板合作项目投入生产等。我市与江铜集团草拟了《地企合作一体化工作方案》,从目标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组织保障一体化等六个方面推进地企合作。

我市积极开展铜产业招商。去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上下扩张、两头延伸”的思路,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开展铜产业招商,全方位延伸铜产业链,以产业集聚带动项目集群,以项目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建成投产一大批规模以上铜企业,全国民营500强企业宁波金田,全国铜板带前三强企业宁波兴业,以及浙江宏磊、世茂、宝山和广东德源、宏宇等一大批规模以上铜企业先后落户我市。2007年,全市新增铜企业28家,新增铜冶炼能力30万吨,新增铜加工能力50万吨。

我市倾力建设铜产业循环基地。为了抢占铜资源,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我市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圈区管理”的原则,规划了约1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铜产业循环基地,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建设。同时,为建立海铁联运体系,打通国外废杂铜进口渠道,去年我市和宁波港签订了共同建设“无水港”的协议,有关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我市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世界铜都战略的提出,以及铜产业政策洼地的构筑,引起了国内外铜行业人士和企业广泛关注,一大批铜原料和铜精深加工企业向我市集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落户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达72家,铜加工能力126万吨。今年1至6月,我市铜企业实际铜产品产量88.94万吨,其中阴极铜36.5万吨,铜加工材52.44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税收17.2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地方铜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70%,税收4.66亿元、同比增长60%。

众志成城勇向前

众志成城勇向前

30年间,从江铜集团一枝独秀,到世界铜都春色满园,充分表明了百万鹰潭人民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展示了百万鹰潭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充分展现了百万鹰潭人民的坚强和毅力!

近年来,记者采访过鹰潭各级党政领导,发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鹰潭的“铜博士”越来越多了!他们拥有渊博的铜知识,从铜的拆解到铜的冶炼加工、从铜产业的上游到下游、从国内的铜企业到国外的铜巨头,谈起来无不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令人折服。正是因为鹰潭浓郁的铜文化氛围,鹰潭干部丰富的铜知识,让外地客商与鹰潭的各级干部打起交道来总是一见如故,一见倾心。越来越多的客商钟情鹰潭,将鹰潭作为第二故乡,作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在赣鄱大地上广为传扬的经典故事——“金田速度”就是最好的例证!

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第十的宁波金田集团,是国内铜加工规模、品种、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鹰潭人瞄准了这个实力十分雄厚的“金娃娃”、“胖娃娃”。

2007年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放弃休假,亲赴宁波金田集团走访,一片真情,一片深情,满腔热情,终于感动了客商。2007年3月上旬,金田集团高层组团考察鹰潭,鹰潭优良的投资环境深深吸引了“金田人”,第二天即与我市达成投资意向。此后的半个月内,市领导又三赴宁波金田集团,就具体事项进行认真仔细的磋商。在全市各级领导倾情倾力支持和细致入微服务下,2007年3月30日,金田集团正式进驻鹰潭工业园区,4月1日正式动工,开始设备安装调试,4月12日提前投产见效,创造了从动工到投产只花了12天时间的奇迹。

江西金田铜业总投资15亿元,生产设备都是金田集团自主创新的环保节能型,其中铜棒项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江西金田铜业与江铜集团形成了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对我市建设“世界铜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市各级党政领导与铜企业客商同呼吸、共命运,坚定不移推进世界铜都建设!

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铜市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全球铜产业发展形势严峻。我市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采取了6条切实有效应对措施,继续大力推进铜产业发展,推进世界铜都建设。10月25日,省委主要领导在我市铜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六条应对措施方向明确,态度坚决。坚定地干下去,必将实现设计的目标。在经济波动期,坚定不移地抓项目,铜产业的发展规划一定能够实现。”对我市攻坚克难、推进世界铜都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在鹰潭大地上,一批优秀铜企业家已茁壮成长,脱颖而出,搏击风浪,勇往直前!

在鹰潭成长起来的温州女企业家陈丽芳,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显得格外轻松和自信,她说:“我们已经做好了金融危机带来3年甚至更长时间影响的准备。”

2004年底,陈丽芳投资1000余万元,在贵溪工业园区兴建生产粗铜锭的浩鑫铜业。后来,陈丽芳深感浩鑫铜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受市场起伏冲击大。2006年初,陈丽芳毅然决定追加投资1亿元兴建奥泰铜业,全力开发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精度电子铜带产品。陈丽芳果断卖掉了温州老家的全部资产,在贵溪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帮助下,又从银行贷款2000万元。今年3月,奥泰铜业正式投产,成为全国生产同类产品的第三家企业,产品很快赢得了市场。

今年3月至6月,当市场铜价在每吨6万元上下波动的时候,奥泰铜业的高精度电子铜带市场售价最高达到每吨9万元。截至今年9月,奥泰铜业已实现1.2亿元的销售收入。今年9月下旬以来,铜价猛然下跌,奥泰铜业的产品却依然走俏市场、傲视群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