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5月18日在黄山学院举办的省旅游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现场
核心提示: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1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影响稳定就业的因素也较多,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市人社局、各高校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优化工作程序、健全服务体系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黄山学院:搭建双选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黄山学院一应届毕业生患先天性肢体残疾,老师了解其有就业意愿后,从政策解读、表格填写等多方面予以指导。5月19日,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举办残疾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校学生处派员陪同,协助他应聘。招聘会上,该毕业生与上海残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就业协议,近期将上岗。黄山学院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帮助残疾毕业生就业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该校毕业生4668人,总量仍处高位,目前就业率近60%。为此,该校继续推进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3月6日-29日,校就业指导中心牵头,校领导带队,部分学院有关负责人参与,走访、调研江浙沪17家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反馈调研结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双选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从3月开始,就业指导中心、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旅游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多场次就业招聘会,其中旅游学院招聘会参会企业82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制定奖励办法,对通过新疆、西藏专招就业的,每人奖励5000元,对通过选调生、西部计划、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就业的,给予2000-3000元奖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促进充分就业,今年为70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省财政困难补助70.9万元,学校为43位“双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提供每人600元就业补助。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就业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就业指导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负责人徐毅龙告诉记者,该校2018年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截至目前就业率与往年持平。
2019年,该校应届毕业生有1718人,依然以医药卫生类为主体。该校今年已举办6场小型宣讲活动、1场小型专场招聘会,在3月举办了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下一步,该校将提高就业指导质量,依托院系两级管理,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员队伍,采用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学生就业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就业指导。积极回访招聘单位和毕业生,了解用人需求,建立就业指导人员与招聘单位互动机制,利用企业来校招聘契机,组织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与用人单位交流或聆听企业宣讲,提高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强化职业体验,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践机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顶岗实习机制,通过实践或实习,提高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认知,引导他们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网络视频招聘常态化,实现人岗精准对接,畅通就业信息推送渠道,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向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
人社部门:采取“十个一”,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科室负责人甘霖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积极克服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采取“十个一”,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他介绍,我市着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抓住一个时段,离校前后求职是就业关键时段,须认真对待。实施一个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统筹“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结合一个工程,围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适应高校毕业生多元化、个性化就业需求。运用一项技术,利用“互联网+”推进就业信息跨区域互通共享,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企业作用,更好促进人岗匹配。强化一项支撑,组织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其他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将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组织到就业准备活动中。聚焦一个重点,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帮助尽快适应和融入就业市场。开展一批培训,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人群,广泛开展电子商务、旅游农家乐、餐饮美食等特色鲜明的创业培训,满足他们创业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业态的需求。提供一项扶持,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项目孵化、场地支持、成果转化等全要素服务。搭建一个平台,推广省创业服务云平台,引导毕业生凭此申领电子创业券、对接所需创业服务项目。规范建设市新城创业大学,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等系列服务。营造一番氛围,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充分挖掘展示一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经历,激发毕业生创业激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