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山市脱贫攻坚工作首战告捷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2017/2/10

日前,全省第三方评估核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68个村达到出列标准,20842人实现稳定脱贫,我市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去年以来,我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全市按照“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困人口一个不落”的要求,先后开展了建档立卡工作“回头看”和“核查月”行动,全市共核查出不符合建档立卡标准4336人。市扶贫办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管理、驻村工作队履职等重点工作情况督查。建立完善了“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队驻村”的帮扶机制。1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行单位包村,建立驻村扶贫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并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共安排59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加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和考核力度,加大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到岗情况检查。开展驻村工作队及帮扶人员培训,受训500多人次,调整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14人。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全市1.1万名财政供给的党员干部对1.52万户有发展意愿、有发展能力、有发展基础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实行帮扶全覆盖。

我市紧紧围绕致贫原因,坚持以产业扶贫为重要抓手,大力实行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到产业“四到”机制,为每一个“三有”贫困户量身打造2-3个长短结合的产业项目,全年共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项目10088个,既满足了脱贫户当年增收脱贫的需要,又奠定了长期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确保扶贫精准发力,项目精准落地。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31个贫困村、1759户419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82个贫困村建立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网点。针对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对到村到户扶持措施进行全面梳理,编发《黄山市脱贫攻坚扶持政策工具箱》《精准扶贫特色种养模式参考手册》35000册,制订了全市种养业、就业、教育等扶持到户指导清单,实现了从“等米下锅”到“看谱点菜”,解决技术短缺问题。为382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健康扶贫医疗证。全市农村低保人数为36684人,发放保障金11199.2万元,月人均补助250.8元。发放中职助学金1466人,累计发放金额262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82人次,资助资金139.025万元。

同时,我市还坚持将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抓手,重点抓好路、水、房、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贫困村短板。全市贫困地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计划实施建设1261公里,总投资8.3亿元,全年完工1296公里,完成投资9.6亿元。全市落实易地扶贫搬迁1395人,解决2835人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完成15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两个批次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惠及305个村,21306户家庭。实现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区域行政村100%光纤宽带覆盖、自然村90%光纤宽带覆盖,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52.5%。

为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我市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市有70家非公企业,帮扶60个贫困村,对接50个扶贫项目。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捐赠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脱贫攻坚工作,驻军96151部队集中援建休宁县板桥乡,正式启动“六项援建行动”,重点在产业扶贫、基础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健康扶贫、智力扶贫和文化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帮助板桥乡3个贫困村出列、194户贫困户494人如期实现“人脱贫、村出列”目标;上海建工集团向祁门县历口镇叶田村捐赠5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全市社会扶贫氛围日渐浓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