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告别“蜗居”住新房?新房敞亮人心欢——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惠民生

2020年1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2017/1/22

棚户区改造,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呼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十三五”期间,市中心城区共计划实施20个地块棚户区改造,征收房屋面积约77.64万平方米,涉及棚改居民约5118户。一年过去了,工作进展如何?已经拆迁的居民都搬进新房了吗,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棚改居民、屯溪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和基层工作人员,听他们说棚改。
    1月13日上午,虽然是寒冬时节,但阳光格外灿烂。在屯溪区阳湖镇怡阳花园小区,记者见到了方建国,他是“十三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最早一批拆迁安置的居民之一。

在去新房前,他带着记者先在小区里面转了转。怡阳花园位于市区城郊,小区道路干净整洁,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完善。“这里环境挺好的,我原来住在天目药业附近,虽然位置好,但那里环境老旧,道路也很差,特别是下雨天,到处都是泥泞和积水,和这里没法比。”方建国说。乘上电梯,方建国带记者走进他120平方米的新房。

“新房比我原来的房子大了不少,我们一大家住在这里,再也不挤了,而且还有电梯,比原来老房子爬5楼轻松多了。这里又没有什么噪音,很适合我们老年人住。”方建国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新房再加上装修花的钱,到手的拆迁费还有剩余。“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棚改真是为咱老百姓谋福利的好事啊。”方建国高兴地说。

据屯溪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市中心城区陆续启动了6个地块的棚改工作,并首次实行货币化安置政策,包括政府组织购买和直接货币补偿两种方式。其中,政府组织购买方式补偿安置款以购房券形式出具给征收人,用于购买政府搭建的房源信息平台房屋,目前已开具购房券590份。在棚改推进过程中,市房管局、市城投、屯溪区国投等政府安置房源业主单位现场办公,确保被征收户签约、选房、交房、结算、退款工作快速办理;区棚改办资金拨付组及时收集资料、上报、审核,各金融机构全力配合,确保房屋征收补偿和奖励资金及时到户。截至目前,共800多户居民喜迁新房,实现了安居梦。

在棚改过程中,屯溪区基层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棚改工作有序进行,和谐征收。戴震路两侧地块涉及7个居民小区、8家单位房和沿街20多个店面。该地块的棚改工作自2016年2月份启动以来,所属辖区昱西街道和黎阳镇政府联合办公,成立了五个工作组,安排专人值班值守和上门服务,方便群众。棚改居民叶莉萍告诉记者:“他们(棚改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得相当细,反复上门,登记、拍照、测量、评估,不让我们吃亏。平时我们什么时候去,他们那里都有人。签约后第二天就拿到房子了,我们都很满意。”

昱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姚三宝介绍说,和区里其他棚改地块一样,街道工作人员全员上阵,一家一户宣传,认真细致开展前期测量、登记、摸底工作,实行全程公开,确保基础数据真实有效,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他们还组织了多次免费集中看房。所以自去年12月底签约以来,街道负责的住户签约率已经达到73.5%,目前工作正在顺利有序进行。

据了解,为确保棚改工作如期完成,屯溪区在区直机关抽调50余名精干力量充实各地块征收队伍;从各镇抽调5名专职财务人员成立稽察核查工作组,确保征收过程中资金争取、使用、拨付等程序审查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改造工作透明、有序、公平、公正;举办征收工作培训班10期,强化队伍培训,确保依法依规征收。

时间已经进入2017年,今年市中心城区计划实施仙人洞南路片区、徽山路两侧、老汽车站及周边、安东路片区等14个地块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根据市棚改办的要求,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屯溪区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四大攻坚年活动之一。区棚改办根据时间节点要求,结合各地块现状,倒排工作计划,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