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部门:确保及时妥善处置
应对雨雪冰冻天气,我市建设部门迅速行动。
市中心城区现有在建项目52个,建筑工人5万多人。为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建管处制定应急预案。该处通过网络平台向施工单位发送预警信息,分东、西片区,责任到人;加大排查在建工地隐患力度,治理在建工业厂房、钢结构工程、临时设施、临时工棚、深基坑、塔吊等易受暴雪和融雪影响部位的安全隐患;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体系,组成一支由10家企业参加的应急抢险队伍。该处主任郑明说:“我们已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加强应急准备,随时待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事故险情,确保做到科学应对、及时妥善处置。”
市市政处召开主任办公会,严格落实恶劣天气灾害应急工作责任制;修订2018年《防雪救灾应急预案》,成立防雪救灾应急工作小分队,规定应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中心城区道路、排水、人行道等市政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25处,三日内均完成维修。该处还储备充足物资,包括工业盐15吨、雪锹120把、扫把100把、麻袋200个、大型融雪剂撒布车1辆、大型道路除雪车1辆、运输车3辆、大型铲车2辆、高空作业抢险车2辆、小型除雪设备2台,并建立应急物资台账,明确物资储备地点,以备应急抢险。该处相关负责人说:“我处将全员待命,随时根据雪情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道路、路灯、桥梁等市政设施正常安全运转。”
市园林局成立低温冰雪天气应急抢险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绿化科、工程科、山场科人员做好中心城区公园、广场、绿地及园林山场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处理。该局已提前保护绿化树木,刷白中心城区各主次干道行道树及公园、广场、景观带内大小乔木,提前对树木疏枝,对不耐寒树木裹干,加固花圃大棚,做好花草树木防冻;抢险车辆、油锯、手锯、砍刀、打雪用的竹竿、雨具等设备、物资储备充足。市园林局负责人吴东升说:“市园林局随时根据天气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巡查、除雪及排险工作,确保公园、广场、山场及公共绿地安全。”(程向阳)
市旅游部门:紧急通知促进落实
1月23日,市旅委发布《关于全市旅游行业进一步做好低温雨雪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各旅游企业树立“抗严寒、抗大灾”意识,制订旅游安全方案;全面开展检查督查和自查自纠,全面消除隐患,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必要时关闭或暂停相关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市导游员协会要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发送有关要求,督促导游员在带团中时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切实做好御寒、防滑、防跌、防坠落等提示工作;各地、各旅游企业要有针对性完善旅游应急救援预案,细化应急措施,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备足救险物资和抢险装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简明防灾避灾办法,加强对重点设施、重点部位的巡查监控,落实防寒、防滑、防风、防火、防雨雪冰冻灾害等措施;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及员工自我保护和逃生能力。
1月24日,市旅委开展全市旅行社诚信经营暨旅游安全培训,部署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工作。此外,市旅委要求各地旅游管理部门于1月24日起,每天9时前上报辖区相关情况,直至本轮低温雨雪天气结束。(李晓洁)
市农业部门:着力保障蔬菜生产
1月25日,记者了解到,市农委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菜办积极防范,科学应对,全力做好雨雪冰冻防范及蔬菜产销工作。
当日,黄山区甘棠镇玉河村玉河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占光明正在加固大棚。“我们种植的蔬菜有10多种,越冬蔬菜主要有莴笋和香芹等。这次冰冻雨雪天气来临前,当地农技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就蔬菜防冻提前指导。我们加固了大棚,进行双膜覆盖。目前,大棚里的蔬菜生长状况良好。”黄山区甘棠镇农机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冷空气来临前,农技人员已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指导菜农防寒抗雪。
据了解,市农业部门已提前部署,要求全市各地加强在地蔬菜管理,做好防雨雪、防冰冻工作;要组织菜农逐个摸排蔬菜大棚应对雨雪冰冻的能力,做好大棚加固、防寒保温及蔬菜生产工作。对越冬蔬菜大棚、育苗大棚,要加固支撑,盖严、压实大棚薄膜。对蔬菜存量少、可收贮的大棚,要及时收贮,揭去棚膜。对存在倒塌隐患大棚、空闲大棚,要及时清除棚上覆盖物,防止大雪压塌棚架;如雨雪到来,要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菜农科学应对。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从大棚扒雪,在棚内增加支撑,防止积雪压垮大棚。及时清理大棚边沟,防范大棚渍水。及时组织菜农抢收蔬菜,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冯 劼)
社区:第一时间部署防范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我市社区第一时间部署防范应对工作。
1月24日下午,屯溪区戴震路社区组织工作人员、网格员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雨雪冰冻天气灾害防范工作:对辖区独居老人逐一安排专人提醒关怀,统计危房情况,作为重点安全隐患加强监控;安排网格员到各小区路口、楼道张贴紧急通告,提醒居民做好家居防冻、取暖安全工作;要求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所有人员手机全天候待机,确保信息畅通。
1月25日上午,记者从屯溪区杨梅山社区了解到,该社区成立防雪工作领导组,下设转移小分队,配备铲、扫把等应急物资,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不定时巡逻易发生灾害地段,网格长对接楼栋长,监控重点区域;准备方便面、饼干、棉被、棉衣等救灾物资;对老旧小区、棚改户发放防雨雪明白卡,张贴防寒防潮温馨提示。屯溪区水心亭社区成立应急队伍,撤离辖区阜上农贸市场商户,搬至老汽车站广场临时交易。屯溪区徽山路社区再次巡查危房及地质灾害点,劝离住户,发放防雪防灾告知书,签字认可;对仙人洞7号地质灾害点,通知所属单位黄山火车站,要求租户撤离并做好防范;准备铁铲、扫把等工具,组织预备应急队伍;按民政部门要求,对老弱病残等低保群体发放米、油、被子等物资,做好雨雪天气防护;社区值班值守。
歙县新州社区重点走访摸排范村长湖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危房户,告知居民及时修缮加固危旧房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撤离,及时联系社区;通过手机短信、党员微信群、“新州印记”微信群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及防低温措施。黄山区龙西社区发动大部分居民参与应急保障和灾害防范,组织一支由百余名“多多巡防志愿者”组成的应急队伍,采取宣传加除障两种方式,分片分组进入86个小区,利用“小喇叭”在小区流动宣传低温保障措施;上门叮嘱小区孤寡、独居、患病等特殊群众;小区一旦出现雨雪,随时组织志愿者分片分小区清除;发挥楼道长QQ群作用,将供电公司报修电话发到群里,与楼道长24小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雨雪天气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发挥共建单位与在职志愿者力量,结合困难群体上门慰问及“志愿服务一小时”活动,到各自包保小区开展防范宣传与清除工作。(舒俊)
市卫计委:督查基层防范风险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卫生应急工作落实如何?1月25日,市卫计委督查歙县部分基层卫生院。记者随行采访,发现卫生院在做好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的同时,细致摸排预产期临近孕妇,动员提前住院待产,降低大雪封路带来的分娩风险。
走进歙县王村中心卫生院,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的防冻伤、防跌倒等健康教育信息吸引了就诊群众驻足。据了解,针对当前天气,卫生院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重点介绍呼吸道传染病、骨折、冻伤、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疾病防治知识。院长潘五苟说,卫生院已按上级要求,积极做好医疗队伍应急准备和药品器械储备。
坐在电脑前,翻开孕妇信息登记表,程金华盯着预产期一栏逐行寻找,她是歙县绍濂乡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岭口村,毕小青(化名),预产期1月30日。”程金华说,“预产期在最近一二十天之内的,我们都要打电话通知对方。”电话接通后,她首先询问对方健康状况,接着告知:“天气预报说,1月25号晚上要下雪,到时候路肯定不好走,可能还会封路。你住的那个地方下来不方便,最好先住进医院待产。”
歙县卫计委主任董钢告诉记者,1月23日,歙县卫计委紧急召开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卫生应急工作会议,要求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做好加强医疗救治、健康教育、传染病疫情监测等重点应急工作。同时要求医疗保健机构的妇保人员摸排辖区孕产妇情况,及时掌握动态。尤其是交通不便的乡镇,要动员预产期将至的孕妇提前住院待产。
“长陔岭那边的长陔乡、街口镇、璜田乡3个乡镇,常住人口大约有3.5万人。一到下大雪,那边过不来,这边也过不去。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当地危重病人的转送改走水路,沿新安江往上送。”歙县卫计委疾控科科长汪桂新介绍,各乡镇卫生院均成立雨雪冰冻灾害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出现灾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在绍濂乡岭口村卫生室,市卫计委副主任胡锦来询问抗流感病毒药物储备情况,并走进药房实地查看库存。村医说,前段时间进了100盒连花清瘟胶囊,还有清开灵、疏风解毒胶囊等抗流感病毒药物。连花清瘟胶囊用了10来盒,等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后,估计用量会增加。据了解,歙县卫计委日前完成对岔口中心卫生院、武阳卫生院、昌溪卫生院督查,各卫生院均按要求做到药品储备至少保证2个月用量。平时重点药品的每次采购量要求满足1个月的用量,普通药品要求满足半个月的用量。
记者了解到,市卫计委已完成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卫生应急工作督导区县全覆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均已启动应急预案。市卫计委要求,医疗机构进一步做好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工作,规范传染病监测、报告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许 晟)
市城管局:全力保障公共安全
1月24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市城管局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城管部门快速反应、周密安排、提高防范、有效应对,全力保障公共安全,确保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该方案从保障市容环卫安全作业、加强沿街店面管理、加强垃圾场安全管理、开展户外广告隐患排查、保障市政设施安全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当天上午,记者从屯溪区城管执法局了解到,该局也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分工,储备融雪工业盐600斤、铁锹600把、扫帚700多把、大型铲雪车2辆、小型除雪破冰车2辆,调配市容、环卫应急队伍800余人,确保及时反应,迅速排险救援。“对沿街店面,我们目前已经逐户上门发放告知书,提醒做好防范应对准备。”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小云)
市供电公司:全面摸排上下联动
1月25日,记者从黄山供电公司了解到,1月23日,公司召开抗冰雪紧急会议,要求各部门充分做好准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统筹发电机等抢修物资,全面摸排风险点,对因暴风雪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的区域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盯防。
公司调控中心制定电网应急预案,增加调控值班力量,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投入备用主变压器,保障全电网接线运行,并根据天气情况预测负荷,对重载设备及时调整运行方式转移负荷,防止出现过载设备;公司运检部组建应急抢修队伍,抽调人员295人、车辆57台。组织输电室开展导线覆冰蹲点观测,掌握每日冻雨、导线覆冰情况,并开展220kV变电站、110kV枢纽、景区和负荷较重变电站特巡,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同时组织检查发电车、应急发电机运行情况,备足油料,配齐人员防滑鞋和车辆防滑链,保障应急需要;公司营销部组织人员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检查,1月24日前完成对黄山高铁北站、汽车站、大润发等重要场所及黄山索道、汤口53户宾旅馆饭店用电设备的安全用电检查;增加95598远程工作站客服坐席,夜班实行双人值班。
目前,公司已启动II级值班,每天安排主要部门主任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应急指挥中心值班,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带班,同时建立市县公司抗冰雪保供电信息报送群,实时掌握电网受灾情况,并于每日6:00、14:00、16:00三个时段集中汇总受灾和抢修恢复信息。(李小云)
市工商部门:盯紧集贸市场
1月24日,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雪天气,确保集贸市场安全,市工商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开展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排查大整改。
为进一步落实排查整改,工商部门人员深入开展专项督查,盯紧各市场基础设施、保障设备、消防器材等,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采取对号消账方式,督促帮助市场业主单位在强降雪到来前整改,确保危及群众人身安全的事件不发生。目前,已督查15次,检查经营户140户次,提出整改意见20多条。(李小云)
市交通部门:力避交通“肠梗阻”
1月25日,记者获悉,目前我市交通运输总体稳定,各运输单位正加强应急举措,确保人员、设施、管理、服务等全方面到位,努力避免交通因灾出现“肠梗阻”。
高铁黄山北站一负责人介绍,受雪灾极寒影响,1月25日济南西至福州的G345、G348次,西安北至福州的G1901、G1902次,黄山北至合肥南、蚌埠南的G7401、G7406、G7405、G7408、G7417、G7418、G7413、G7414次,福州至北京南的G301、G304,G27、G302、G329、G330次,黄山北至北京南的G265、G270次,合肥南至广州南的G635次列车停运。已购买上述列车车票的旅客请到就近车站办理退票手续或在票面乘车日期30日内到售票窗口退票,在12306网上订票未取票的,可直接在12306网上办理退票手续。此外,黄山火车站和黄山北站工作人员都已严阵以待。
记者从黄山长运汽车客运总站了解到,因积雪封路,目前通往我市的多条高速及山区道路封路,杭州线、上海线及苏州、合肥方向的客车都已停班。1月26日,黄山长运所有长途班线将全线停班,市内短途班车根据道路最新情况随时变动。
黄山机场一负责人介绍,北京、武汉、襄阳、合肥、郑州至黄山航班均已取消。为应对本轮恶劣天气影响,黄山机场落实完善应急预案,进行吹雪车除冰雪演练,统计除冰雪工具并适当补充,对机场供电供水提前做好水管保温工作,加强对高压线和水管的巡视检查,加强特种车辆管理。
黄山高速中心一负责人说,中心已对所辖全线高速路段实行三级管制。同时,全面落实人员队伍、除雪物资和除雪机械“三个到位”。记者从徽杭高速获悉,这两日连续降温,昱岭关路段小雪,桥面结冰,黄山主线站开始容留车辆,对昱岭关路段进行抗雪除冰作业。徽杭高速所辖站所提前准备开水、方便面、药品,提供便民服务。(吴玉莲 钟伟)
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确保供水无虞
记者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了解到,为切实做好我市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公司组织开展抗寒防冻专项安全检查,对前期部署的防冻保供水工作再梳理、再督查,全面检查供水机泵、配电、生产构筑物、生产和防冻应急物资准备、应急队伍人员、装备等情况,尤其是全面排查过江、过河管道等供水管道和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组建12支应急抢险队伍,配备车辆、发电机、抢修配件,随时待命,保障冰冻天气正常用水;增加供水服务热线电话台数和接线人员,确保用户及时报修。(李小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