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旅游,从黄山再出发

2020年1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2016/5/24

5月19日,2016中国旅游日安徽分会场,纪念徐霞客首登黄山400周年活动在黄山风景区南大门举行。现场,安徽省旅游局负责人透露,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这是对黄山旅游发展的充分肯定,也赋予了黄山旅游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使命,同时将为黄山旅游进一步转型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1979年小平同志视察黄山,高瞻远瞩地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拉开了黄山市发展旅游业的大幕,也奠定了黄山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业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可以说,中国现代旅游从黄山出发,黄山创造了中国旅游的“黄山模式”。三十多年来,黄山旅游栉风沐雨,旅游业成为黄山市的支柱产业,2015年黄山市旅游接待量达到46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6亿元。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山市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首个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黄山风景区荣获全球首个世界优秀目的地景区,作为亚太地区唯一代表参与制订《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

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旅游局提出“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这首先是黄山旅游在中国旅游业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中国现代旅游从黄山出发的历史延续,也是历史赋予黄山的责任,是黄山应有的时代义务。同时,旅游再出发也是黄山旅游的内在需要。

虽然黄山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的单一与同质化并存,观光旅游占据主导与休闲服务产品不足并存,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与旅游景区点遍地开花并存等,特别是高品质、有创意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旅游再出发,是黄山旅游在新的时期的内在需求,是黄山旅游调结构、补短板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出国旅游更为广大民众所向往。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把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这为中国旅游再出发指明了方向,即要把旅游业发展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舞台,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和对外友好交往的高架桥。也为黄山作为中国旅游再出发的桥头堡指明和擘画了行动路径。 

对于黄山来说,旅游再出发就是要站在更高的海拔谋划黄山旅游的发展。充分利用黄山市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契机,解决当前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为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良药验方”。就是要大力实施“旅游+”的战略决策,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着力在“旅游+农业”壮大乡村旅游、“旅游+工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旅游+文化”发掘徽州文化内涵、“旅游+体育”发展体育产业、“旅游+休闲度假”丰富新兴业态、“旅游+扶贫开发”增强山库区造血功能、“旅游+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旅游+国际化”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就是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产生一种催化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就是要大力发展智慧旅游,通过智慧旅游?解决中国旅游面临的巨量旅游需求与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的矛盾,通过更优化的供求配置,更好的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以智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智慧旅游模式的创新推动旅游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围绕互联网和旅游便利化创业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旅游再出发,黄山在路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