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至11日,备受瞩目的2016年黄山太平湖铁人三项国际精英赛暨全国铁人三项积分赛在黄山和太平湖两大景区成功举办。对于具体承办方之一的黄山风景区而言,此次赛事不仅赚足了人气,还是一次成功的旅游营销。“借助铁三精英赛,我们充分展示了黄山沿途的美丽风光,通过各种传播,不断扩大黄山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风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黄山风景区各类体育赛事精彩不断。每年一届的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目前已举办11届,继铁人三项之后,即将与中科大合作举办登山越野赛,开发徐霞客登黄山研学游产品……更多的尝试和探索还在于,黄山风景区以优质景区资源和响亮品牌为内核,全力推进“旅游+”战略,加快旅游与体育、文化、地产、互联网、交通、摄影等各类产业融合发展,由“点”向“面”构筑互联互通、山上山下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今年,作为黄山景区旅游经济的投资运营机构,黄山旅游集团公司办公地点正式从景区脚下黄山区汤口镇搬到市府所在地屯溪区,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只是工作地点的一次改变,更预示着黄山旅游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黄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着重围绕景区内这一“点”做文章,门票、索道、酒店、旅行社等是其主要的营收渠道,景点观光是其主要的产品业态。业内人士看来,作为一座山的黄山风景区,若是延续老路发展,必然面临游客承载量上限、业态单一、结构不优等瓶颈制约,持续增长已显乏力。放宽视野来看,目前景区还同时存在几个大门之间及景点与景点之间连接不畅、缺乏市级旅游度假区、在全市旅游经济格局中带动功能未充分彰显等外延性问题。
新形势呼唤新的发展思路,必须在增长方式、发展视野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优化和调整。为此,景区提出在着力提升已有景点品质、做优存量的同时,加快“走下山、走出去”,积极培育打造新的业态和增长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以“山上带动山下”、“山上山下联动发展”的战略构想。
“我们必须跳出景区,跳出旅游,不断完善产品结构,丰富产业链条,实现从内涵式增长到外延性拓展转变;必须结合整体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坚持从山上走到山下,从业内走向业外,全力推进‘旅游+’,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针对当前重资产经营压力较大的现状,加快实现从资产经营为主到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并重转变。”黄山旅游集团公司副总裁黄世稳表示。
科学的规划引领转变历程和发展趋势。景区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十三五”期间,黄山风景区要努力实现总营收目标308亿元,其中景区内计划营收123亿元,占40%;景区外营收185亿元,占比60%。从项目投资上来看,“十三五”期间,黄山风景区要计划完成项目投资100亿元,其中景区内25亿元,占25%;景区外75亿元,占75%。而在“十二五”期间景区内外投资占比关系是31.5%和68.5%。
新项目、新业态是黄山旅游后续发力的强力支撑。在加快实施“走下山、走出去”战略中,景区将抢抓黄山东部开发列入全市“十三五”重大项目的战略机遇,全力参与黄山东海景区开发和谭家桥国际小镇建设,一方面高起点实施山上东海景区开发建设,通过修建索道、栈道,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东海新的观光旅游景点,将黄山东大门和北海景区连接起来,让山上旅游资源得以更充分挖掘;另一方面立足谭家桥镇内8至10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集旅游集散、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于一体的旅游特色小镇。据悉,该小镇建成后可使黄山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实现有效衔接,促进山下旅游交通顺畅循环,同时将引导相关服务功能向黄山东大门转移,有效缓解目前南大门汤口镇的接待压力。
与此同时,黄山风景区还积极谋划或参与花山谜窟旅游度假区、月潭水库等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依托旗下徽商故里酒店集团,加快徽菜产业拓展步伐,沿着老徽商足迹,围绕重点城市布局徽菜门店,做大徽菜产业。
在立足行业、做优做精主业基础上,景区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快业态纵向延伸,依托黄山景区的游客流量平台,在景区外进一步开发互补性旅游产品,提升游客平均逗留时间和消费水平。跳出黄山加强板块横向拓展,依托黄山旅游管理品牌,强化资本运作,联合大型旅游集团实现景区+索道的对外扩张。跳出行业加强产业深度融合,做足“旅游+”文章,加强旅游与地产、互联网、文化、物流、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培育发展新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