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江村民事务理事会理出一片新天地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11/7/4

党为核心 群众主体 干部参与 余江村民事务理事会理出一片新天地

6月9日,余江县马荃镇渔业居委会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镇87个自然村的村民事务理事长正在这里实地考察、求真经。2009年,为破解农村管理的村干部管不了、农民群众不愿管的农村工作困局,余江县积极探索一种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新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和总结,该县提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自然村为单元,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全体干部参与”的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模式,并在次年底全面开展以自然村为单元的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工作。现如今,很多“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村民事务理事会理出了农村事务一片新天地。

明确标准,全面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

“选好村民理事是组建好村民事务理事会的前提。”余江县马荃镇杨柳村委会中陈村小组的理事长陈江亮深有感触地说,“选择德高望重的理事组建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村民理事会,才能真正发挥好村民事务理事会的作用。”余江县在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运行及管理时注重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并明确规定了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标准。

要规范一个新的组织,使其在服务广大群众的同时不脱离党的领导,余江县在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工作时提出,理事会成员候选人必须经过村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审批,由村党支部负责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开展选举工作。同时该县强化村党组织负责村民事务理事会的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对优秀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对表现不突出或一般的,则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予以撤换。
  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工作在明确领导核心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一个统一的组建标准。为此,余江县在试点的基础上要求各地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必须以自然村为单元,按照“一村一理事会”的要求,所有自然村都要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自然村较大、村民较多的自然村,可以先分村小组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再在村小组理事会基础上组建联合理事会,联合理事会只能设一个理事长,但可以设多个副理事长。余江县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还突出群众的主体性,理事会成员不由上级党组织指派,而是让村民选出自己心中的合适人选,选举时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户代表会议两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四性”,即代表性、公认性、先进性和稳定性。2011年,全县1018个自然村共组建单个理事会984个,联建理事会11个,选出理事会成员4339人。

健全机制,促使理事会发挥作用

村内道路宽阔、卫生整洁、环境优美,锦江镇石港杨家村谈到这些变化时,无不对本村的村民事务理事会赞誉有加。2010年6月,余江县境内遭受了千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杨家村更是受灾严重,滔滔洪水涌入村内。灾后创建中,理事长杨银才带领理事会成员紧急动员群众,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帮助下,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为推进村民事务理事会发挥应有作用,余江县明确村民事务理事会主要围绕引领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维护村民权益和本村稳定、办理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服务于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意见诉求、管理好集体土地和财产等村级自身事务,具体说来就是七项主要工作: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新农村建设、数字余江建设、纠纷调解、宅基地审批、低保评定、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同时,余江县为充分调动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了乡、村两级援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问题,同时,对村民事务理事会和理事,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对表现突出的村民事务理事会,乡村两级在资金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倾斜,并优先向市、县推荐表彰;对优秀理事,除定期表彰外,不是党员的优先培养、是党员的优先培养为村“两委”后备干部、优先推荐为县市“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对工作不力或群众意见大的村民事务理事会,由村党组织负责整改,整改不达标或仍存在问题,由村党组织报乡镇党委审批,撤换部分理事直至改选理事会,对问题突出的理事长,三年内不得列为入党培养对象、村“两委”后备干部,是党员的由乡镇党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屡教不改者建议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为促使选出的村民事务理事会能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该县还制定了村民事务理事会运行机制,即“四议一评一公开”(党员或群众代表提议,理事会与村小组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户代表会议决议,村党支部评议,过程公开),保证村民事务理事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群众的眼皮子底下开展。平定乡双鱼村被头吴家村在申请新农村建设时,理事会召集理事进行商议,并将村民决议报双鱼村党支部审议。申报成功后,理事会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新农村建设,并如期完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同时也大大减轻了乡村两级直接组织实施的压力。

加强引导,推动理事会成为村民致富领头雁

2009年,画桥镇百子村王家组村民事务理事在得知目前国内梅花鹿养殖业还不发达,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这一信息时,感到这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因为王家村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梅花鹿养殖业。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先行试养,成功后在全村加以推广。为抓好试养工作,理事会成员深入了解梅花鹿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并购回鹿种精心饲养。试养成功后,理事会成员又积极主动担任起梅花鹿养殖业指导老师,深入农户指导养殖。在村民事务理事会的帮带下,王家组的梅花鹿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年底全村53户就有48户参与了梅花鹿养殖,共饲养梅花鹿100余只,实现人均增收200余元。

为了引导村民事务理事会成为村民致富领头雁,余江县把“三培两带”、“阳光培训”等活动与村民事务理事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各村致富能手加入理事会,并积极将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创业骨干,将党员理事培养成致富能手,将优秀党员理事培养成村后备干部,在大部分理事会中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可喜局面。与此同时,该县还组织理事长及理事会成员开展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农村法律法规、创业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赴先进村学习参观,不断提高了理事会队伍素质、致富能力,从而推进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

黄庄乡村民事务理事会按照“三为主”(以党员为主、以年轻人为主,以高学历为主)的原则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长朱国平更是致富能人,从2007年起,他本人就租赁山地植树造林。2009年,他又投资养殖基地,并形成立体养殖规模。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后,朱国平把“一定要把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乡亲共同致富”作为宗旨,先后带动理事会成员和群众走上养殖致富之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