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之一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抓手得力、开放扩大的良好态势,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总量偏小,占GDP比重偏低;高端产业发展滞后,与制造业、农业等产业互动融合能力不足;产业布局分散,集聚区建设亟待加速;龙头企业偏少,品牌意识、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加快鹰潭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把服务业打造成鹰潭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新引擎,近日,我市正式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
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新鹰潭的奋斗目标和“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以道文化、铜产业、“好口子”引领的山水人文、产业集群、区位交通优势为依托,以生态鹰潭、文化鹰潭和智慧鹰潭建设为引领,以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以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大企业和引进大项目为抓手,做大做强优势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构建立足鹰潭、服务周边、辐射赣东北乃至更广范围、面向全球,在华东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将按照“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决定,政府引导。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以深化服务业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为着力点,以鹰潭物流园区等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促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步伐。
——坚持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深度融合,鼓励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制造业内部服务外部化,加快产业链重组和外包合作,以与鹰潭“1+6”工业化体系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大力促进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旅游、文化创意等基础较好、优势突出、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引导、支撑作用的行业,以优势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全市服务业成长壮大。
——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积极构建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服务业领域、业态、技术和标准创新。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实现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着力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突破发展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科技金融、高端商务中介、网络信息等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高端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
——坚持科学布局,集聚发展。以“全域鹰潭”规划为引领,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统筹协调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集镇、农村服务业资源,实现服务业城乡合理布局。顺应鹰潭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以大型城市综合体、现代物流园、新型专业市场、文化商贸旅游综合体、文化产业基地、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六种形态为重点,规划培育一批产业集中度高、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提升集聚度、支撑力和辐射力。
在规划期内,我市服务业发展将努力实现“四个明显”的目标
——总量规模明显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到2015年突破220亿元,到2020年突破44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到2015年达到33%,2020年达到48%。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融合明显深化,服务业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力争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以上;到2020年,达到55%。
——开放程度明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25%以上;到2020年,达到35%。
——贡献份额明显提升。服务业在新增投资、税收增长、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0%,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达到43%,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达38%;到2020年,分别达到54%、48%和53%。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