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眼光打造鹰潭“新名片”
机器轰鸣,集镇的改造建设如火如荼;瓜圆苗劲,产业示范基地内生机蓬勃;书声琅琅,讲习所里学潮涌动……走进余江县中童镇,处处感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无限热情。近年来,余江县中童镇以一流标准,以世界眼光,围绕打造眼镜特色小镇,以党建为引领,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项目配套、综治维稳、城乡环境整治多项重点工作,使眼镜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建+核心引领,锤炼队伍,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余江县中童镇位于鹰潭市西郊,是一个有着200多年眼镜历史的古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就坐落于此。随着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围绕创建世界眼镜之都,并逐步向“百年眼镜、百亿眼镜”的奋斗目标迈进,如何加快中童发展,努力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眼镜园区的发展,成为摆在中童镇党委、政府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017年9月,新一届中童镇党委、政府围绕如何找准定位,促进本镇与园区共同发展这一命题,在全镇上下发起大交流、大讨论,最终形成了有效服务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建设、打造眼镜特色小镇这一共识。在明晰工作方向后,该镇制定了以“党建+”为核心,全力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创造力、战斗力,共创“最强执行力党委”的工作思路,努力将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
该镇严格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学在前、改在前、做在前,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做表率。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展微载体,探索开设了基层党建微课堂、流动党员之家、眼镜之乡中童公众号等微信平台,灵活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期向党员发送镇情镇貌、工作动态、政策理论、党史国情、反腐倡廉信息等,让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增强个人综合素养,使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实现即时化、常态化。
围绕镇、村、组三级干部队伍建设,中童镇通过层层级级压责任的方式,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该镇结合网格化建设管理的模式,以党支部为单位配备网格督导员,每个党小组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和协管员,定人定岗定责,全镇共配有网格管理员65名、协管员81名,为辖区群众有效解决生产、生活困难4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54起。
为着力解决干部工作作风上的“怕、慢、假、庸、散”问题,该镇严格按照落实“两个责任”的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贯穿于日常工作全过程,并持之以恒纠正干部“四风”问题。2017年下半年以来,查处党员干部10人,其中党内警告7人,开除党籍 3人。约谈24人,诫勉谈话14人,集体约谈村支部书记1次,推动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好转,在全镇营造出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聚焦服务园区,“筑巢引凤”,助推百亿眼镜攻坚
为促进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早日实现“百年眼镜、百亿眼镜”的发展目标,中童镇党委、政府围绕问题找对策,充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提出了“园区外的事政府来解决,园区内的事政府帮忙去解决”的服务理念。
月亮湾项目是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于2013年签约的发展项目之一,该项目因土地使用问题迟迟不能落户。2017年底,中童镇领导班子沿着问题倒查,在确定了“土地问题”这个源头后,积极统筹协调,仅用20天就完成了保障项目所需用地的提供。
中童镇从为企业提供“洁净土地”做起,通过发挥镇村组三级干部及村民事务理事会的纽带作用,将土地在征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补偿问题消化在村小组。在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序的规划,使提供给落户企业的土地,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使用,还减少了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截止到2018年6月,中童镇先后为170余家企业提供“洁净土地”3000余亩。
在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取得高速发展之时,与之紧靠的规划区内却依然是一派破旧、无序的景象,鲜明的反差对比严重影响了园区的招商引资形象。开展规划区内的宅改,重新进行统筹规建已刻不容缓。然而规划区紧邻206国道、鹰西高速,区位优势显著,区内群众对宅基地的期望值非常高,这使推行宅改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为尽快改变规划区内的破败状况,中童镇充分发挥乡贤、五老人员、退休干部、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作用,严守公平公正原则,自5月6日至29日,仅乘龙村中童组就取得了完成650余栋房屋退出430栋,退出面积55000平方米的工作成效。
在中童镇的积极推动下,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不断招优引强,成功落户了国内老视镜领军品牌厦门夕阳红公司及高端太阳镜OEM生产项目、晴美光学隐形眼镜等十多个知名眼镜企业,使眼镜产业不断向好向优发展。
围绕城乡一体,拓展延伸,“眼镜小镇”初焕新颜
眼镜特色小镇与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在区域功能上将形成互补,相互协调发展,使园区与集镇相得益彰。为了同步园区发展,中童镇将“眼镜特色小镇”的建设重点放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文化挖掘上。围绕集镇及周边改造建设,中童镇党委政府以“不让一户商铺搞特殊”的工作准则,统一拆除了集镇主干道两侧70多家商铺搭建的违章建筑,迁移了在主干道经营的小商小贩,使主干道拓宽了一倍,交通条件大大改善,集镇的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围绕培育本土眼镜文化,该镇又将乘龙村中童组作为“中童眼镜第一村”进行打造,“这个村小组走出去了中童镇的第一副眼镜担子,这是中童眼镜的源头。”中童镇党委书记汪华明介绍道。按照规划,“中童眼镜第一村”将与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鹰潭世界眼镜博物馆一道,共同形成集探古访今、休闲体验、眼镜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以更好地提升中童乃至鹰潭眼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为了靓化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和眼镜特色小镇的外部形象,中童镇扎实开展对206国道沿线的集中大扫除行动,共拆除并清理铁皮棚55个,破旧小型广告牌120余个,违建大型钢结构广告牌29个,沿途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物等共约550吨,并清理了沿途所有的违规建房、院墙及乱搭菜园等,亮化了206国道沿线面貌。
园区、集镇美了,乡村也要跟着美。美丽乡村是眼镜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童镇集中力量先后对徐杨港沿徐家、官塘黄家等17个村小组22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硬化村道30余公里,建休闲广场12个,绿化苗木3000余株。又投资200余万元,密集投放垃圾桶900多个,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清运。同时对禁养区12家猪场进行了停养、退养、关停,处理违规排污猪场2家,使镇域风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坐落在中童镇西北部的官塘村,村内辖5个自然村、411户、1998人。2017年以来,在中童镇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官塘村依托美丽乡村“一改促六化”建设,道路实现了全面硬化,村内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漫步在官塘村中,柏油马路平稳通畅,种植大棚中绿苗萌动,党群服务中心里党徽熠熠,改造提升后的官塘村,村容大变、村景怡人。官塘村党支部书记熊进忠说:“2018年新建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也走上了正轨,以后村子会变得更漂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