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贵溪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和希望。
今年3月以来,贵溪市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工作责任,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实践,紧扣活动主题,精心部署实施,勇于探索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贵溪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一保持三回升”的强劲发展态势。“一保持”:该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全省县(市、区)第一,1—6月该市财政收入完成11.76亿元,实现逆势增长。“三回升”:一是地方工业增幅回升,1—2月园区日产粗铜200吨左右,目前已稳定在1000吨左右,1—6月贵溪工业园区上交税收3.4亿元,同比增长26%;二是工业用电量平稳回升,1—6月贵溪市属企业工业用电9900万度,同比增长15%;三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回升,1—6月,全市中小企业贷款30亿元,同比增长7亿元。
高起点谋划 做到部署早行动快
年初,贵溪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同时,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如何保增长,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等十大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今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措施,做到了部署早、行动快,应对及时、措施得力。2月中旬,该市又选派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开展了“服务、宣讲、问计”活动,广泛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共收集到各种意见建议610多条,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找准了切入点,打下了扎实基础。3月18日,该市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省委、鹰潭市委学习实践活动会议精神。成立了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6个指导检查组,抽调30名业务骨干组建了办公室。贵溪市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学习实践活动全面铺开,全市有91个单位4639名党员和22个单位840名党员分别参加了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学习实践活动。
高标准推进 做到学习深分析透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贵溪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学习活动中,各级领导带头上党课、作学习报告,党员集中轮训3个以上工作日,并注重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党员。通过领导讲学、集中轮学、学者导学、典型引学、媒体帮学、巡回查学等六种方式,认真抓好学习培训,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主题大调研活动。贵溪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深入基层单位、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为民办实事,了解工作进展,查找分析问题。全市各单位正科级党员干部领题完成至少一篇调研报告。同时问计于民,该市共发放调查问卷表2300份,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900多条,撰写调研报告182篇,并分县级领导班子、市直部门、试点单位三个层面,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会。
贵溪市把分析检查作为全面体检、反思自省的良机,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敢于“揭丑亮短”,不怕“引火烧身”。在查找方向上,既注重从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社会管理等方面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又注重从大局观、政绩观、宗旨意识、勤政廉政、民主作风等方面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社会议论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深刻分析原因上,对查找出的问题,敢于从灵魂深处找原因,从思想深处挖根源,而且找得准不准、实不实,都由群众来测评。
高质量实践 做到思路新措施实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贵溪市始终坚持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以提升干部应对危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为重点,邀请专家教授来贵溪讲学,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昆山、张家港学习考察,选派1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分三期到浙江大学参加短期培训,举办领导干部现代金融知识培训班。
贵溪市把保增长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主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贵溪市财政面临较大压力。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贵溪市委、市政府在积极落实年初确定的上项目、抓投入、调结构等一系列保增长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提供政策支持,强化工作对接,重点在保企业运行和推进铜拆解加工区建设上下功夫,实行市领导挂重点企业、一日一调度及干部挂点企业服务制,组建专门班子服务企业。贵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0次主持召开企业运行调度会,及时出台5项扶持铜加工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引导铜加工企业采取“来料加工、套期保值、看单生产、点价经营、以销定产”等经营方式应对铜价波动,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目前,贵溪工业园区有90%以上的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日铜加工量由1—2月份的200吨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000吨左右。园区现有铜加工企业和项目55个,铜材加工能力在2002年的基础上净增100万吨。今年1—6月,贵溪市引进内资20.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
机制创新是贵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该市把发展乡镇经济作为主抓手,建立了创全省之先的“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政激励机制,激发了乡镇发展活力,创造了“金山银山垒在园区,绿水青山留在乡村”的生态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增强了该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财政总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实现了过千万元目标。
同时,贵溪市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新增财力支出重点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今年共安排资金3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000万元。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的保障,投资1亿元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全力抓好农民工就业,通过就业培训等多种途径,目前该市已有5.43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就业创业,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95.6%。努力抓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今年4月,200套经济适用房、108套廉租房已顺利摇号。贵冶周边三个村庄污染问题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贵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抽调了6名县级领导,成立了三个村庄搬迁领导小组,设立了6个工作组,每周一调度,全力推进搬迁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四套班子“开门大接访”活动,连续三年在农村开展了“送法进村入户”活动,今年以来,该市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80起,化解信访苗头问题100多件,群众安全感测评全省排位明显前移。
美丽的贵溪大地,山清水秀,人心思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57万贵溪人民正张开热忱的臂膀,拥抱这片土地更加灿烂的明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