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服务就业创业 情系千家万户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08/10/20

——余江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致力于“小局大作为”纪实

余江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致力“小局大作为”,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和全省前列。近年来,该局多次被评为全市再就业先进单位、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今年,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该局工作也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工作会上,该局作了典型发言。

落实优惠政策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余江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该局经常派工作人员联合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县各街道每个家庭,以家访的方式摸清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根据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家庭和自身情况进行归类建立档案,每份档案都详细记录就业困难人员的家庭情况、自身特长及对他们提供岗位的名称、援助次数及上门服务的信息,建立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服务台账,提供安置就业跟踪服务,并对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维权服务。通过对下岗失业人员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动态管理,该局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失业人员情况,为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了数据基础。在为下岗失业人员送岗位、送温暖、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该局与居民建立了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目前,该局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2888人次;9053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接受县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多数实现了再就业;504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对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累计给予岗位补贴350余万元、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560余万元;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地方税收优惠230万元,享受国税优惠201万元,享受工商部门等行政性收费优惠146万余元;7684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享受了县公共培训机构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54万元,直接帮助327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带动了633人实现了再就业。

创新园区招工机制 积极服务企业用工

2003年以来,余江县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入园企业逐年增多,招工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局适时采取以宣传为主导,以行政措施与激励机制并举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顺利破解了这一难题,按时按量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

加强宣传,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每年春节期间,该局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机,发送《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让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将园区企业招聘信息和就业条件及时传给他们,鼓励他们返乡就业。同时,在市、县火车站、汽车站及乡镇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在市火车站广场,投资近万元制作了大型永久性园区招工宣传牌。另一方面通过召开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洽谈大会,组织园区企业和其它县内用工单位进会招聘,创造务工人员求职环境,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沟通的平台。

异地招工,将招工对象向周边和西部拓展。园区企业投产时往往需要大量员工,在本县不能招满的情况下,该局及时采取“招工人员走出去,务工人员请进来”的办法,把招工工作向周边市、县及西部地区拓展。几年来,先后多次组织招工小组分赴东乡、余干、波阳、景德镇等市、县开展招工,并采取邮寄招工委托函的方式向四川、贵州等地的劳动就业部门请求招工协助。

积极做好园区企业的排忧解难工作。一是建立企业挂点联系服务制度。该局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园区,开展用工情况和用工需求调查,排除企业潜在的用工不稳定因素。二是建立定期回访调研制度。该局制定了每季走访调研制度,及时地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员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如今年一季度,该局调研时发现阳光集团、富欣鞋业等企业存在员工流失率较高的现象,立即组织工作人员与员工进行交流,找出了员工流失的症结所在,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协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员工流失。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几年来,该局累计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7684人,直接为园区企业培训员工2561人,实现了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2003年11月,该局与余江县中心服装厂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县劳动力市场一楼安装了100余台电动平车,在全市率先创建了服装制作培训基地。该基地自创建以来,已开班26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1700余人。由于基地培训的学员素质高、技术过硬,引起了不少省外知名服装企业的兴趣,华东地区最大的泳装企业浙江华腾泳装有限公司总裁不远千里驱车赶来余江,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并免费提供20台泳装制作专用电动平车。通过这种模式,该局先后建立了几个专业性强的眼镜制作培训基地、数控机床培训基地、皮鞋制作培训基地。该局还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确定培训的形式,满足企业投产后需要熟练工的需求,则采取“储备式”培训模式;满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则采取“合同式”培训模式。2004年,为吸引浙江世纪阳光落户余江,该局先后送培训学员430余人到浙江总公司培训,解决了该公司在余江投产时需要成批熟练操作工和管理人员的问题,之后,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委托余江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培训员工500余名。

服务全民创业 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去年,该局开始着手“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建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指定了专人负责政策咨询、登记、就业指导服务。为了保证做到不漏一户,不留死角,该局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职能,每半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零就业家庭”调查摸底工作,将调查情况汇总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免费培训、免费职介、政府买岗、小额贷款等方式,使他们走上就业或创业的道路。同时建立回访制度,定期走访或召开“零就业家庭”成员座谈会,并发放了《“零就业家庭”就业联系卡》,“零就业家庭”只要通过联系卡上的联系电话提出申请,一周之内将得到满意答复。目前,已发现的55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了每户一人就业。

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全民创业。2003年以来,该局先后与县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配合,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同时坚持与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结合起来,帮助贷款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为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该局设立了创业指导培训和创业项目推荐中心,对有创业愿望的人,进行免费创业指导培训或免费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