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化蛹成蝶展新颜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11/3/30

化蛹成蝶展新颜

——余江县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纪实

夜幕降临,余江县城长3公里、宽50米的世纪阳光大道华灯齐放,蔚为壮观;白塔河两岸沿河路灯如星,岸边的亭榭、绿树和大桥上的“彩虹”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交相辉映;占地118亩的同乐园,鲜花似锦、绿草如茵……人们在尽情地享受着城市建设带来的繁华与祥和,感受着余江县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划科学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县城面积小、基础差、底子薄,一直是困扰余江城市发展的难题。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提出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一批国内一流城市建设规划专家应邀齐聚余江,精心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描绘了余江县城市建设蓝图。

余江县遵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江两岸”、“一体两翼”、“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总体要求,紧密结合余江实际,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县城品位为着力点,按照“北延、西拓、东进”城市发展战略、“一河两岸三组团”园林化水网城市总格局和“扩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集中建设新区、适度改造旧城、注重特色塑造、强化规划管理、创造形象品牌”的总体思路,以东部新区开发建设为中心,以打造山水文化城市为目标,以县城改造为纽带,重点实施道路拓宽、市民休闲广场建设、精品街及城区道路改造、河道整治、磨仂洲开发、体育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城市建设构想,着力把余江建设成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山水园林城。

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余江县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县城控制区面积由过去10.5平方公里扩展到42.6平方公里,一座宜居宜业、小家碧玉式的山水园林城市呈现在人们面前。2010年1月,余江县被评为“江西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先进县”。

融资市场化,冲破资金瓶颈束缚

余江县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政府资产、自然资源等资源资产,建立融资平台,加强资金运作。

余江县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土地和项目整体打包、国有资产重组整合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城建资金瓶颈制约问题。近两年来,共筹措建设资金7.73亿元,走出了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运作之路。

以项目带资金,以资金促发展,是余江县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一以贯之坚持的。

磨仂洲开发项目快马加鞭、环城南路等东拓工程建设全速推进、白塔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投资3500万元的余江体育馆投入使用,以及投资1.17亿元、总长10公里的邓洪公路建成通车,投资5000多万元修建一新的同乐园,集景观、人文、休闲于一体……近年来,余江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机遇,通过大项目的带动,汇集建设资金,掀起城市建设热潮。

2008年以来,余江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城区精品街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水电通信管网建设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一座湖在城中、城在河边、山水相映的现代新城已具雏形。

园区城市化,创新模式加快建设步伐

余江县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契机,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引入城市化理念,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城镇发展的带动力和凝聚力,为扩大内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注入不竭动力。   

余江大手笔编制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园区+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以县城为核心,以锦江、中童两个重点集镇为两翼,整合其它8个乡镇资源,将乡镇已有的特色产业和新引进的项目集中到县、镇工业园和特色产业区发展,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和进城农民的“就业区”。目前全县工业园区形成县城综合工业园、五湖经济开发区、锦江微型元件工业园和余江(国际)眼镜工业园区等“四园两带”新格局,面积扩大到5.7平方公里。

余江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放宽进城门槛,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入城镇优惠政策,鼓励务工农民就地安家。中童、锦江镇分别是闻名全国的“眼镜之乡”和新崛起的微型元件产业基地,两镇通过“园区+农户”的模式,吸引8500名农民工进城,城镇面积均扩大了一倍。与此同时,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4.9亿元,用于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民生民利的民心工程。

城镇就业环境、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三年来,余江已有2万多农民工成为城镇居民,有力地加快了该县的城市化进程。

管理精细化,联建共创打造和谐城市

余江县按照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城建理念,切实加大城市建设的管理力度。2009年,余江县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设立城市管理专门机构,将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县级督查调控、镇级综合协调、居委会具体实施、社会居民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在全县广泛开展联建共创活动,对各临街店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全县形成了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通过开展“联建共创文明卫生城区”活动和“百万苗木进庭院”等系列活动,全力推进城市美化、亮化、净化和绿化工程,县城绿化率达33.7%。去年,余江投资1600多万元精心实施白塔河综合整治项目,改造堤岸2.2公里,形成了“一江两岸”景观带,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如今的余江县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各类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灯更亮了、路更平了、人气更旺了、环境更好了。城市环境的改善,为该县四大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大型企业向园区聚集。目前,余江县城人口已达6.5万,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7平方公里,落户企业120余家,雕刻、微型元件、眼镜、循环经济等四大产业体系强势崛起。今年1至3月,该县财政收入达3.5亿元,同比增长208%。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