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做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聚焦定位
研究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定位密切相关,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聚焦在我们的城市定位上。
定位一:区域物流中心。即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定位,要努力构建“大流通、大通关、大口岸”格局。按照“以运起步、以运带储、以运带工、以运带贸”发展思路,一是坚持“产业支撑物流,物流推进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协调。二是积极拓宽物流渠道,全面推进“无水港”项目建设,积极与沿海地区发展海铁联运,不断扩大鹰潭物流业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定位二:世界铜业之都。要推进涉铜制造业与现代服务的深度融合,以推进两化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剥离等为抓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服务业自身不断升级,在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的过程中,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两轮驱动”,良性互动,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定位三:道教旅游胜地。充分挖掘世界自然遗产、道教文化资源,发挥丹山碧水优势,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水平,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为主向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复合型转变,推进城(区)景(区)互动,逐步使中心城区、景区首尾相接、连为一体。
定位四:生态宜居城市。要依托中心城区,着力发展商贸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休闲、房地产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做强中心城区、形成广场中央商务区、各专业市场商务区、行政中心商务区等组团聚集区和功能区,增强中心城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周边县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握主线
在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工作中,要紧紧把握好三条工作主线。
区域主线:把促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积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镇集中。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双向合理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局面,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和空间。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周边为核心,各区县、龙虎山景区、经济开发区功能错位、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结构主线:调整鹰潭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业结构模式,确立服务业支柱产业,按照“突出主业、错时推进、错位发展“的原则,确立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服务业产业格局。全面打造以物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金融服务和现代商务为主要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动力主线:一是推动工业发展动力引擎,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需求,以做大做强工业和加快铜产业、水工、节能照明电器、机械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集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市场空间和需求。二是抓项目、活产业,抓好项目的研究、策划和包装,积极谋划一批带动性、基础性、全局性、公益性强的项目,积极向国家、省申报项目,争取更大支持,让项目资源迅速形成产业支撑。三是强化创新,以社会民生领域服务创新为抓手,以生活性服务业为载体,将民生科技成果更深层次融入民生领域,加紧推进数字化社区服务、数字化医疗服务、数字旅游、电子商务等为突破方向的试点和铺开工作,挖掘提升生活性服务需求。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选择路径
1.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之路。在确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时,以先进制造业的需求为重要导向,大力发展为其服务的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走以现代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外向型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之路。
2.走创新提升传统服务业之路。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传统服务业。从而提供高质量、高层次、高附加值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实现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