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是扩大内需,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和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大举措。
今年我市确定的69项城市建设项目,是我市实施“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事关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每一位市民。本报今日起开辟《城市建设项目巡礼》栏目,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开发前景,树立典型,把全市上下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共同关注城市建设、支持城市建设。
从信江两岸,到主城区、郊区;从夏埠新区,到老城区;从市区主干道,到街区支路;从阳光小区,到体育中心……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各路建设大军争分夺秒,顶烈日,冒酷暑,奋战在施工一线,各项城市建设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夏埠新区:稳健推进
夏埠新区开发建设是建设大框架城市的重中之重,是我市城建史上整体开发面积最大、投资最多、标准最高的标志性工程。在开发建设指挥部、月湖区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程按计划抓紧实施。
征地拆迁是推进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关键。夏埠乡征地涉及24个村小组,征地总面积5811.54亩。月湖区和各职能部门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及征地拆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攻克难点、破解难题,全面提高征地拆迁质量,对征地拆迁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专门方案,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同时,印发了《月湖区夏埠新区开发有关政策解答》和《夏埠新区开发宣传手册》,进一步明确了征地补偿标准、生产就业用地、新建蔬菜基地、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解决农民就业、东区安置点扩征、组建劳动服务公司等七个方面的问题。月湖区实行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包村工作机制,形成了举全区之力全力以赴推进夏埠开发的工作新格局。目前,已支付征地补偿费1.945亿元,最后一批夏埠村小组626亩土地征地协议已签订,夏埠新区一期开发范围征地协议已全面签订完毕。
“两桥一堤”,是夏埠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目前,信江大桥、龙虎山大桥的施工钢栈桥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桩基施工阶段,均完成投资总额的14%。夏埠防洪堤、自来水厂和安置小区工程按进度要求加紧施工,其中安置小区6栋24套样板房已全面封顶。
夏埠新区路网工程进展顺利,龙虎山路、纬二路、信江北路等部分路段已完成可研报告报批工作,夏埠滨江市民公园已完成概念设计,正在做方案设计和项目其他前期工作。
路网建设:舒筋通血
路网是城区的“筋骨”。今年,我市路网建设力度加大,打通“断头路”,改造老城路,建设新道路,进一步舒展城市“筋骨”,做强城市“筋骨”。
打通一条路就如同打通了一条城市的血脉,而一座城市也只有血脉畅通、路网高效,才能为本地的发展蓄足能量、增添后劲。市区胜利路、环城路、五洲路、龙虎山大道、府前路原来都是丁字路、顶头路、拐角路等“断头路”,特别是胜利路、环城路、五洲路三条道路交汇在一起,伸展不开,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容易造成脏、乱、差的环境,也制约了全市的经济发展。如今,这些道路的延伸工程已经展开,其中胜利西路延伸工程完成50%的路基清表工作,府前路延伸工程预计于9月底前竣工通车,五洲路延伸工程施工图纸已编制完成。
同时,对环城路、南站路这两条老路进行整体改造,畅通东西、南北通道,增强市区交通通达能力。目前,环城路改造工程车行道原有破损路面拆除及重新浇筑砼路面、燃气和弱电等管线改造填埋工作已全面完成,已进入人行道铺设阶段。南站路改造工程路面铺设、管线下地已全部完工,人行道施工已开始。
省重点工程项目——城西大道对拉通鹰潭道路骨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民心工程。在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工程清理表土工作已结束,年底可完成土石方任务,三座桥梁已浇筑桩基19根,筑岛围堰正有序推进。除以上道路工程项目外,我市还在加紧实施18号路工程和42号路白露河桥工程建设。
这些路桥建设项目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方便群众出行,是群众企盼多年的民心工程。这些项目建成后,我市道路主要节点、重要出城口周边都将发生积极变化,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将得到新的提升,城市又将多了一道道亮丽风景。
民生工程:惠及百姓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把民生工程列入城市重要建设项目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谋划。
住房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我市始终把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作为政府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和义务,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构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相配套的住房供应体系。
我市最大的廉租住房工程——阳光小区工程已全面完成主体框架结构、墙体砌筑和铝合金窗框安装,室内水电施工安装完成60%,内外墙粉刷完成40%,预计9月底阳光小区1160套廉租房即可交付使用。院里三期经济适用房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计划的60%,9月底主体工程可封顶。
作为省运会重要场馆和市民重要运动健身场所的市体育中心工程除座椅外基本竣工并开始试运行;游泳(网球)馆工程完成主体结构,正在进行网架屋面、幕墙及水循环处理系统施工,预计年底整体工程完工;景观绿化工程已基本完成体育馆西面绿化,正在进行广场铺砖及体育场周边硬化施工,形象进度完成总工程量的50%;室外篮球场已开工建设,网球场完成施工招投标。
在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我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于今年年初启动了我市最大的棚户区——沿江小区的拆迁。沿江小区濒临信江,大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为石木结构的平房,受当时条件限制,缺乏统一规划,房屋杂乱无序、破烂不堪,无道路、消防、排水、环卫等配套设施,危房率高达80%,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市委、市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探索,研究拆迁改造方案。目前,17家公房拆迁单位已有16家签订了拆迁协议;拆迁土地总面积65.2亩,已收回53.8亩,占82.6%;需拆除房屋面积2.34万平方米,已拆除1.69万平方米,占总数的72.3%;涉及租住户339户,已搬迁194户。
建设天然气管网工程,有利于提高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目前,我市已埋设燃气管道9.5公里,计划在年底前完成80%的市区管网建设,具备1万户通气能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