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实现“鹰潭梦”,最基本的也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民生梦”。
近年来,我市把百姓民生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实施惠民行动和重点民生工程。“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困难,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这是市委、市政府对百姓掷地有声的承诺。
民生系贴心:“特群”乐享“住”政策
我市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作为关注民生、扩大内需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各项制度,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面。
民欣家园1640套廉租房交付使用;总投资约3亿元的民惠佳园公租房正紧张施工;2013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7551套……在我市,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已经或即将喜圆住房梦。
鹰潭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外来人口占相当比重。其中,大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创业人员及新录用公务员、企业新招聘大学生。他们往往既不符合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又暂时无力购买商品房。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我市将加强房屋质量与房源分配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三房合一、租售并举”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确保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同品质,且房源分配公开、公平、公正。在廉租房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公租房保障对象逐步向城镇常住人口覆盖,申请条件不受户籍限制,让外来“新市民”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市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将保障性安居工程放在优先位置,积极引导多元投资,多渠道筹集保障房房源,探索“租售并举”的管理体系,在老城区或极具发展潜力的黄金地段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和谐小区、阳光小区等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竣工及分配交付进程,尽快将建设成果转化为保障成果。
目前,全市保障性住房共建43388套,惠及人口超过12万,覆盖率达到20%,提前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中心城区建设21886套,覆盖率达25%,位居全省前列。
民生是细致:“小”工程做成精品
走在解放路上,平坦的沥青路面代替了原先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面,人行道也修整一新,人们出行不再难。从2011年起,我市启动小街小巷综合改造工程,并把这一工程作为重要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以中心广场和主干道的标准来做靓小街小巷,把“小”工程做成精品工程,把破旧巷打造成“民生巷”“幸福巷”。通过改造,市区小街小巷大变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1年至2012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2800多万元,对杏南社区、金谷园社区、高桥社区、山背社区、立新社区、百佳城社区、新广场社区等辖区以及群众反映强烈急需改造的区域进行了改造。改造范围约5平方公里,改造大小道路近70条,开挖土石方近4万立方米,埋设下水管道2万米,修建窨井近5000座,修补硬化路面约5000平方米,铺设吸水砖近2万平方米,摊铺沥青路面4万平方米,清掏、维修、新建化粪池1500余座,安装路灯600余盏,种植树木2000余株,安放果壳箱、垃圾桶近300个,修建垃圾窖50余座。直接受惠民众约2万户、5万余人。通过改造,小街小巷实现了路面平、管道通、道路洁、路灯亮、线整齐、招牌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深得群众的称赞。
为让更多的百姓受益,2013年,我市再投资约2000万元,重点对赵家弄片区、沙塘石片区、公园片区、莲花路片区以及群众反映强烈急需改造的区域进行改造,改造范围约2.12平方公里。工程已于5月22日开工,历时三个多月的艰苦施工,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5大重点改造片区地下管道铺设、路面道路改造都已基本完成,9月底将全面结束。届时,市区需改造的小街小巷改造率将达到85%以上。
民生顾周全:社会保险一视同仁
对于百姓来说,多一份生活保障就多一分安全感,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我市自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国务院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小组将我市列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设区市,使我市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去年,我市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
在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我市各县(市、区)立足实际,在保证基本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创新配套政策。月湖区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养老金待遇与缴费额和缴费年限挂钩的缴费激励机制。按照江西省新型农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标准,从缴费100元补贴30元起步,每增加一个缴费档次多补贴5元;在此政策基础上,月湖区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在全省率先实行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每超过一年,每月增加1元基础养老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保热情。
为扩大政府代缴困难群体范围,充分体现以民为本的理念,我市还建立完善了帮困扶贫机制,对适龄参保的低保户、五保户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100元;对适龄参保的重点优抚对象,落实了节育措施的一女户、二女户,适龄参保农村重度残疾人给予一定的缴费补贴。
在滨江公园休闲时,许多老人都高兴地谈论着一个共同话题:养老保险好,社保政策好,现在我们养老不靠儿女靠社保,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幸福指数在百姓心中提升,为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44个乡(镇、街办)、415个村(居)委会、3727个村(居)小组集体“三资”纳入监管网络,共委托管理村、组集体资金3.65亿元、固定资产2.35亿元。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农村干部的信访案33件,与往年相比大幅减少;全市村小组一级财务支出同比下降45.6%,涉农信访同比下降53.3%,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