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鹰潭“智慧新城”华章初显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19/7/5

编者按:

新一代移动物联网的兴起,让鹰潭站在新经济的潮头。第9期《当代江西》杂志刊载《鹰潭“智慧新城”华章初显》一文,聚焦鹰潭“智慧新城”建设,本报予以转载,敬请读者关注。

记者 朱雄伟 邓绪娟

提起鹰潭,许多人想到的便是“中华道都”和“世界铜都”,抑或是年代已久的鹰厦铁路。如今,身居赣东北的鹰潭,有了一个崭新的标签——“智慧新城”。新一代移动物联网的兴起,让鹰潭站在新经济的潮头。

精准发力 引领智慧“潮流”

今年2月11日,省委书记刘奇通过5G视频方式给鹰潭北站春运工作人员拜年问候;2月28日,龙虎山景区通过5G实验网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传回16路4K超高清直播信号,标志着龙虎山成为全国首个5G全覆盖、5G+VR新体验的5A级景区;5月15日,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省长易炼红在江西省电信公司及通信管理局调研5G工作,现场连线鹰潭龙虎山景区,实现了全省第一个异地5G通话……

从网络覆盖到示范应用推广,从窄带物联网标准研究到全产业链条打通,从智慧城市到工业物联网基础研究、应用示范等多方面,鹰潭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已建设5G基站24个,并在部分重点区域开通5G实验网络;在窄带物联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3大运营商已经在鹰潭完成962个NB-IoT(窄带物联网)基站的建设,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张NB-IoT网络覆盖的城市。鹰潭的物联网在覆盖率以及覆盖效果上全国领先,不仅实现鹰潭城区、县城、乡镇全域覆盖,一些大型自然村覆盖率达100%,同时鹰潭还在国内率先通过了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物联网检测。

在发展之初,为抢抓产业发展“窗口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移动物联网发展规划(2017-2020年)》,提出把移动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入口,鹰潭以争创全球智慧城市为抓手,全力打造全球5G数字城市,做强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做实移动物联网应用,做大移动物联网产业,形成智慧旅游、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等一批智慧城市示范应用体系。

鹰潭市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华为公司、中兴通讯、浪潮公司等国家队和行业巨头签订了战略协议,凝聚多方力量,形成了共同推动鹰潭“智慧新城”建设的大格局。

按照“网络先行、平台支撑、应用牵引、产业为本”的发展思路,鹰潭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城市移动物联网络、平台、应用、产业在国内的“四个领先”,并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移动物联网)示范基地。

   万物相“联” 创造智能生活

   物联网就像无处不在的传感神经,用数据连接着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使得城市更易于被感知。云计算充分整合城市资源,让数据因此像血液一样流动起来,并有大脑般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

   数字政府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治理平台建设不断深化。2019年,全市计划投资5.83亿元,用于物联大脑、智慧“环保+水利”等工程建设。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方面,市本级38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精简证明材料197项,市、区两级1480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41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在“智慧新城”决策指挥中心平台建设方面,初步构建了“一网监测、一图管理、一中心决策”的智能化城市综合管理模式。

   龙虎山景区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景区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慧景区的管理、服务、营销等新模式、新应用,打造全国智慧景区样板。游客来到龙虎山景区:网上购票与自助取票可实现“拿票5分钟,看景N小时”,自驾游车主从手机上可根据系统推荐的智能路线自助泊车,通过关注景区官方微信,拥有专属自己的电子导游,可完成景区内的导航、导览、导游、导购。目前,龙虎山景区大数据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产业、舆情、初步客流及数据整理清洗,下一步计划开展三维虚拟游云平台等智慧服务项目建设。

   市中心城区7000多盏路灯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的路灯可根据交通路况和天气情况进行开关设置及调光节能控制,节约电能30%。率先实施了全球首个万量级窄带物联网商用项目——智能水表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应用智能抄表城市。鹰潭的其他场景包括智慧停车、烟感报警器、井盖、垃圾桶等NB-IoT城市部件也逐步投入应用。正是有了“智慧新城”理念的引领,为鹰潭的政府管理引进了新的方法,为百姓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产业升级 迸发新能量

   乘着信息化、新技术的春风,物联网为传统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以水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从1975年最早生产的传统机械式水表再到如今的NB-IoT超声波物联网水表,产品早已更新换代了数次。记者来到NB-IoT水表生产线,智能表事业部主任潘有水从生产线上取下样本介绍:“别小看这款水表,它由通信模组、电路板、芯片等各种电子元件组成水表产生的数据可通过NB-IoT通讯方式传输,可以解决以往人工抄表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甚至可以在线监控水网漏损、水管爆裂、水表故障等情况。”据了解,全市中心城区智能水表已安装上线12.4万户,智能水表应用率高达95.4%。三川智慧的业务已全面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产品远销澳大利亚、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

   在余江开发区的一片红土上,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宏大厂房,这是去年才投产的国内为数不多的一家从事光学镜片、镜头组装集成的光学企业——江西永威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监控镜头、车载镜头、手机镜头等领域。崭新的厂房除了数台进口自动化设备在高速运行,整个车间十分安静,每道工序只有几位专业技术工人在操控。公司负责人陈永欢作为一位本土企业家,抱着中国人也能生产出优质的高端产品的坚定信念,看好自己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毅然返回故乡创业发展。公司借助鹰潭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物联网组件供应商。

   鹰潭已有28家企业新建智能车间35个,应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化装备350余台,拥有贵溪冶炼厂、广信铜业、阳光照明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一组组跃升的数据,见证着小城“蜕变”的精彩过程:2018年全市物联网终端产品出货量增加至546.9万件;纳入省政府协议供货目录产品由5款增加至21款;物联网企业由79家增加至206家,其中制造类企业由30家增加至90家;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产业产值由100亿元增加至211亿元。

未来,鹰潭将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发力,力争今年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产业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物联网产业集群列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技术成果、企业、人才、金融等要素的集聚,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