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产业聚集:实现超常发展的保证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11/4/6

产业聚集:实现超常发展的保证

——余江县科学超常发展启示之二

阳春三月,正是杨柳吐絮、菜花金黄的时节,记者来到余江县各工业区,发现处处春潮涌动、热火朝天。从县工业园区到循环经济基地,再到眼镜工业园区,从邓埠镇到锦江镇,再到中童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场景令人振奋不已。余江,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地就像春的蓓蕾一样正迎风绽放,展现出越来越艳丽的风采。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35.5亿元发展为2010年的88亿元,三年来增长2.48倍;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7年的37.7:40.2:22.1调整到2010年的31:45:24,三年来二产提高了4.8个百分点,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工业提供的税收大幅增加,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税收5.87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39.3%提高到65.2%,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短短几年间,余江县工业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产业聚集效应,在余江县正逐渐凸显……

产业集聚 提升工业支撑能力

近年来,余江县以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为契机,坚持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产业集聚,着力提高集约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支撑能力。

余江县始终不渝实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科学规划搞建设,突出特色上项目,完善设施强服务,使园区成为集聚产业、推进工业企业上档升级、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税收分别增长62.9%和108%。

余江县工业发展不仅依托县工业园,而且充分发挥了乡镇的传统产业优势。潢溪镇有上万人长期在外从事以废旧金属为主的废旧品回收业,他们因势利导,抢抓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以保太集团为龙头,倾力在该镇打造循环经济基地示范园;锦江镇的微型元件基地是全国三大基地之一,他们以该镇为依托,着力打造规划面积1500亩的锦江微型元件产业园这一国家级创业基地,现已建成400亩,入园企业40余家。同时,余江县还以邓埠镇、中童镇为依托,分别设立了雕刻产业园和眼镜工业园。

依托乡镇抓产业,余江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块状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11个乡镇的财政收入全部突破1000万元,其中潢溪、邓埠两镇超过1亿元,中童镇达到2.02亿元。

“航母集群” 带动循环经济发展

余江县积极跟进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铜产业、打造世界铜都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措施,对保太集团、建鑫铜业等重点骨干企业做到“工作上能做的做到位,利益上能让的让到底”,促其做大做强,形成两大“航母集群”,带动了全县循环经济的发展。2010年,余江循环产业全年纳税达6.5亿元,占全县地方税收的三分之二。

余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历史悠久,是江西有名的“破烂之乡”,全县有500余户家庭从事回收行业。余江县利用这一优势,成立循环产业建设指挥部,并邀请上海著名科技咨询服务公司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投入建设循环经济基地。该县投资3000万元兴建3000亩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吸引了江西保太集团、建鑫铜业等500余户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35户,带动3万余人从事相关行业。   

为发展壮大循环产业,该县通过地方财政奖励、退(减)税、帮助企业融资等方式帮扶落户企业发展。2010年,该县协调金融企业,帮助建鑫铜业融资1个亿用于新建车间,扩大生产线,促使该企业效益连年增长。在产业服务上,该县实行县级干部挂点制,每个重点企业下派一名科级干部常驻协调用地、招工等难题。2010年下半年,帮助保太集团扩征建设用地170余亩,帮助阳光公司招工1600余名。在强力扶持下,保太集团、建鑫铜业迅速发展壮大,2010年,保太集团年营业额超10亿元,成为鹰潭市本土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建鑫铜业2010年纳税2.2286亿元,与保太集团一并成为该县工业的两大“航母”。

余江县以两大“航母”为龙头,加之先后引进的博纳硅电子、阿拉丁光电、金泰新能源多晶硅电池片、耐乐铜业内螺纹管生产线、日本同和家电拆解等重大项目,倾力打造循环经济基地示范园,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点旧为金”。

特色集聚 增强整体竞争力

雕刻、眼镜、微型元件是余江县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该县把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一项“富民工程”来抓,依托县工业园区,打造了多个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和本地中小企业入园,提升产业聚集度,增强整体竞争力。

“众星捧月”发展雕刻产业。余江素有“雕刻之乡”的美誉,拥有大小雕刻企业百余家,产品发展到木雕、铜雕、玉(石)雕等三个系列10大类3000多个品种,80%以上远销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佛檀、佛龛、佛具等木雕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首位。该县依托果喜集团这个雕刻龙头,打响余江雕刻品牌,采取多种办法吸引遍布全国的余江雕刻人回乡创业,引导雕刻企业快速向县工业园区聚集。2010年,全县雕刻产业创造产值2.5亿元,出口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251万元,缴纳税收1274万元,增长率均在30%以上。目前,雕刻博览城、雕刻创业示范街、雕刻贸易市场、雕刻创业基地和雕刻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初具规模,搭起了宏大的雕刻产业发展平台,已有近百家企业落户。

“市厂一体”发展眼镜产业。余江被誉为“眼镜之乡”,该县充分利用余江眼镜品牌优势,坚持眼镜的生产和销售两手抓,高起点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眼镜园区,将建设国内最大的集眼镜销售、研发、会展、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眼镜综合市场。先后引进了台湾文德光学、亨得利眼镜金属材料、亨通光学等一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眼镜制造企业“落地生根”。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55家,初步形成了一个集研发、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出口创汇1815万美元,解决了周边5000多劳力进园区就业。

“科技引领”发展微型元件产业。余江是全国三大微型元件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瑞士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5月,该县以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成立了余江县微型元件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为微型元件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产品设计、产品检测、人才培训、财税代理等服务。2008年12月,余江县微型元件创业孵化基地被列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2010年余江县微型元件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列入国家100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2010年,微型元件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1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067万元,完成招商引资4200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