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庆祝建国60周年鹰潭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九

2020年1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09/9/24

对外开放结硕果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30年最显眼的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鹰潭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大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对外合作与交往明显增强。

[核心提示]

1985年7月,鹰潭被列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986年,鹰潭被国务院列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和沿铁路干线重点发展城市;2001年,江西省政府将鹰潭纳入省“十五”规划,作为全省重点加快发展的中等城市之一;2005年5月,鹰潭入选全国10个“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是江西省唯一入选城市;2008年2月,鹰潭获得全省利用省外资金先进设区市奖。本届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鹰潭要建成“世界铜都”。

[成果]

利用省外资金:2002年突破10亿元大关,2003年突破20亿元,2004年突破40亿元。2008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69.1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幅达58.9%;实际利用外资:1990年,我市引进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江西余雅钟表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实现了我市利用外资零的突破;1992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万美元,达384.7万美元;2002年突破1000万美元,达1358万美元;2008年突破1亿美元,达10184万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46.9%。

金田铜业、兴业铜业、宏磊铜业、三花制冷、宝山金属、银海矿业、阳光照明、梦娜袜业、沃尔玛、肯德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我市铜加工、节能灯、眼镜、玉石加工、电子微型元件等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记者点评]

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招商引资是扩大对外开放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在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招商浪潮中,以三个省级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强项目建设,对外开放层次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市以主攻工业项目、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为总原则,创新招商理念,着力引进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的关键企业及配套企业,着力引进对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吸纳就业贡献能力强和回报率高的大项目,按照“有形招商产业链、有情招商社会链”的要求,实现由单个企业招商向整体产业招商、由个体招商向商会(协会)招商、由部门招商向整合资源、综合招商的转变。

[核心提示]

1983年,鹰潭市对外经济贸易局成立,开始承担全省单列出口供货任务,出口种类为粮油食品、轻工工艺、机电五金矿产、医药化工、土畜产品五大类110多个;2004年7月,鹰潭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成为推动鹰潭出口增长的主力军,形成了国有、民营、外商投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格局;2008年12月,鹰潭市海关事务联络办公室揭牌。   

[成果]

对外贸易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多渠道出口格局初步形成。自1992年鹰潭首次实现自营出口32万美元以来,鹰潭出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1992年至2000年间累计出口4414万美元,年平均出口为490.44万美元。区域内进出口额由2002年的1.96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22.06亿美元。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高达23.61亿美元,其中进口21.2亿美元,出口2.41亿美元;进出口年均增幅达42.4%,居全省前列。

[记者点评]

鹰潭的对外贸易事业,自1983年建市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品种单一到种类繁多,从自营出口为零到进出口总值为20多亿美元的发展历程。

鹰潭的出口商品种类日益丰富,由当初主要收购低附加值的农副产品供货发展到纺织、服装、土畜产、五金矿产、化工产品、轻工业品、工艺品、机械、光电产品等九大类200多个产品直接出口,并且形成了白银、黄金、节能灯、木雕、L-异亮氨酸、铼酸铵、铋锭、硫酸铜、水表、眼镜、三氧化二砷、微型元件等一批出口拳头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形成,出口商品中工艺品、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发展较快;出口市场也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发展到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提示]

我市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吸引国内一流科技成果和项目落户我市;重点推进铜产业的科技大开放,注入高科技因素,提升铜产品附加值,提高铜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结合机制促进科技合作,使我市科技合作项目上新台阶;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成果]

2002年,全市有50多家企业与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有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鹰潭建立中试基地、科研实验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逾3亿元;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红壤所、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成为我市市校合作的重点对象;2008年,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编制了《鹰潭市铜加工科技发展要点》,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对我市铜科技发展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我市有6家企业先后与国内外有关企业开展了7项科技合作项目,其中兴业电子与哈萨克斯坦乌尔宾斯基冶金厂股份公司合作的高精度特种铜合金项目被省科技厅列入江西省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记者点评]

我市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项目、人才、技术、教育等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重点培育、精心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市校合作的重点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我市铜产业关联度大、具有铜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具备解决我市铜产业中技术难题科研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合作,引进一批铜产业最新科技成果,解决一批制约铜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的难题,打造铜产业物流信息平台和加强铜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从而达到调整我市铜产业结构,实现铜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