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注:重拳整治毒患 构建和谐社会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09/6/25

今年6月26日是第23个国际禁毒日,为全面揭示毒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让人们远离毒品,在禁毒日前夕,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我市禁毒方面的工作。涉毒犯罪“其来也渐,其害也深”。近年来,涉毒犯罪已经成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绊脚石,成为社会机体上的大毒瘤。我们希望通过相关报道,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家共同努力,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事实:触目惊心

2009年6月8日,有群众举报,称在赣东商城附近有2人正在交易毒品,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涉嫌贩卖毒品的涂某某、张某及购买毒品的熊某等人抓获,在她们的住处缴获毒品麻古60粒。

2009年2月26日,鹰潭月湖公安分局江边派出所民警巡逻至建设路与林荫路交叉路口盘查两个可疑男子,两名男子撒腿就跑,结果刚跑出200米就被民警抓获,民警随后从两名男子身上搜出冰毒、麻古、K粉等毒品,还有一台称毒品用的电子秤。随后,民警根据其中一名男子的交代,在环城东路某宾馆将该男子的上线王某抓获,并缴获冰毒、麻古、K粉等毒品若干和电子秤一台。

2008年9月14日,贵溪市公安局缉毒大队成功破获刘某、毛某、徐某、刘某某、汪某、徐某某等卖毒品案,当场缴获冰毒114.9371克、麻古2495粒。

2008年6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历经10个月,转战8个省,成功破获了公安部目标案件“11·13”制贩毒品案。彻底摧毁了以沈某、许某为首的特大制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当场缴获毒品3.75公斤,制毒原料17公斤,制毒设备一套,查实该团伙共制造、贩卖毒品41公斤。同时,通过案件侦查,发现涉及全国7个省市的制造毒品情报线索,共5个毒品加工厂。

2008年6月初和7月份,贵溪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先后破获“黄某、乐某”等人贩毒案、“刘某、毛某”等人贩毒案,共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10人,缴获毒品冰毒113.9371克、麻果3895粒、摇头丸16粒。

据了解,2005年以来,我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7起,摧毁毒品犯罪团伙43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32人,查处吸毒人员512人次,缴获各类毒品8.35公斤,其中海洛因0.74公斤、冰毒1.06公斤、K粉5.7公斤、麻古8753粒。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5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人,缴获各类毒品0.53公斤。破案起数与去年同期比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形势:呈蔓延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当前,由于受国内外、省内外毒潮泛滥的影响和冲击,我市毒品问题仍呈蔓延发展趋势,传统毒品来源不减,新型毒品蔓延迅速,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涉毒案件持续上升,制贩毒活动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毒品违法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大宗贩毒案件比例增加,缴毒量增多,百克以上毒品大案增幅较大,千克毒品大案成倍增长,毒品地下加工厂开始出现。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制贩毒品组织更加严密,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运毒方式不断翻新变化,致使查缉工作难度增大。

吸毒群体日趋低龄化。从破获的涉毒案件中吸毒人员的情况以及公安机关对吸毒人员的排查摸底情况看,大部分的吸毒人员年龄在18-36岁之间,相当一部分是刚失学的青少年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一些青少年将吸食K粉、麻古、冰毒作为时尚消费品,对其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是新型毒品滥用的直接原因。

吸毒人数逐年增长。在我市传统的海洛因毒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吸食K粉、麻古、冰毒等新型毒品的人员发展迅猛。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704人,实有人数远不止这些。

新型毒品渗透娱乐场所。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关于新型毒品的出现与蔓延,有着清晰的“路线图”:摇头丸、K粉、冰毒……新型毒品一波又一波地出现。一些歌舞娱乐场所的吸毒问题时有发生,娱乐场所的管理亟待加强,同时吸毒场所还有向宾馆、酒店、网吧等娱乐服务场所发展的动向。从近年来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可以看出,毒品问题渐由城区向乡村扩展。

吸毒人员渗透社会各个层面。在侦查机关目前掌握的在册吸毒人员中,无业人员占绝大多数,在职人员占一定比例,其中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成分复杂,有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蔓延的趋势。

由毒品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侵财性、暴力性犯罪等不断增多。一方面毒品与卖淫、赌博、黑恶势力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毒害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吸毒人员在耗尽家财之后,绝大多数走上贩毒、盗窃、抢劫、诈骗甚至杀人等违法犯罪道路,严重危及社会治安,我市相当一部分侵财性犯罪与涉毒人员有关联。

举措:严厉打击 加强宣传 遏制毒品危害

文化、工商、公安部门开展了娱乐场所经营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禁毒警示教育活动,依法加强了对娱乐场所的禁毒管理,药监、外贸、卫生、公安部门相互协作,切实加强了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的管理工作;公安、检察、法院相互配合,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宣传、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积极开展了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性优势,通过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将禁毒工作推进到各自联系的人群中;财政、农业、林业、民政、司法等部门认真履行各自的禁毒职责,结合本部门的特点,积极开展了参与禁毒、支持禁毒的相关工作,确保了各项禁毒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全力遏制毒品来源。一是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堵源截流。广辟情报信息来源,完善查缉网络,积极组织开展对运出毒品的查缉行动,堵塞毒品流入通道,减少毒品供应。二是强化侦查措施,加大缉毒执法工作力度,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的发展蔓延。立足本地毒情,坚持“破大案、打团伙”和“打零包”相结合的方针,适时组织开展破案会战和打击零星贩毒等区域性专项行动;结合当前全省正在开展的打击零星贩毒专项行动,大胆将情报触角延伸到毒情严重的周边地区,提高深入毒源地抓毒贩除源头的能力。三是大力整治歌舞娱乐场所吸贩K粉、麻古、冰毒等新型毒品问题。高度警惕兴奋剂类毒品犯罪的新动向,努力提高发现、控制能力,协调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存在吸贩毒品问题的娱乐场所适时进行调整,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四是严格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的管理。严格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生产、销售、储运、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

积极开展禁吸戒毒工作,全力遏制毒品危害。一是大力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发现登记和动态管控工作。各地在继续加强对吸毒人员调查登记工作的同时,强化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工作,有效地利用动态管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准确了解、掌握其现实表现情况,切实做到对辖区内涉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进一步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积极争取经费投入,解决戒毒人员基本生活费、药品费及聘用人员工资等财政支出的问题,加快新戒毒所的建设步伐,尽快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戒毒工作在禁毒斗争中的特殊作用。三是全面落实社区戒毒工作。社区戒毒是《禁毒法》中确立的一项全新的戒毒制度,实施社区戒毒的主体是街道办事处及乡镇。各地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社区作为社区戒毒的试点,确定社区戒毒专门工作人员,以落实帮教责任制为切入点,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盘,推动社区戒毒工作的开展。据了解,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投资300余万元的市强制戒毒所工程项目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

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全力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一是抓好面向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经常性的面向全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拒毒、防毒能力。二是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活动,全面掀起禁毒宣传教育的高潮。三是重点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特别重视高危人群和特殊场所的禁毒教育,增强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远离毒品,我们能做些什么?

人民禁毒战争任重道远。我们作为普通公民虽不能在禁毒前线冲锋陷阵,但后方的固守也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想:我们能为禁毒做些什么?

首先要了解毒品,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缺乏毒品知识的人极易被毒品所俘虏。不少人以为,只有天天吸食海洛因的人才容易上瘾,殊不知,只需吸食一次,海洛因强烈的致依赖性就会使吸食者对其产生依依不舍的心理依赖。只要把内心的渴求转化为行动,吸食海洛因就会从偶尔到经常再到每天每时。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必须提高全民的远离毒品的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家庭要担当起禁毒责任。记者在深入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吸毒青年缺少健康的家庭环境,或是处于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看管,或是过分溺爱。如果教育方式不当,孩子会形成倾向于吸毒的潜在人格。另外,如果吸毒人员的家庭过早地抛弃了他们,也不利于吸毒者戒毒成功。

社区是禁毒的主阵地。我国《禁毒法》里提出了“社区禁毒”这一重要理念,反映了国家对社区禁毒工作的认可和重视。与其他禁毒措施比较,社区戒毒从生理、心理、生活、就业各个方面帮助吸毒人员,体现了对吸毒人员的人文关怀,促使他们尽快摆脱毒瘾,恢复正常的生活。众所周知,生理上的戒毒很容易,但“心瘾”这个“心病”还需“心药”来医。因此,每一个正常人,都有一份责任,用“爱”做药引,医治身边的吸毒者,并且坚信他们会变得像你一样善良和健康。

禁绝毒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在加大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对吸毒人员的关心、教育、感化和挽救,同样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是我们战胜毒品的关键。“拒绝毒品”不是写幅字贴在墙上那么简单,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用我们的真情唤醒扭曲的灵魂。

几类常见的毒品

■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吗啡,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大麻

大麻是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有毒大麻和无毒大麻。无毒大麻的茎、杆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有毒大麻主要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和大麻油,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杜冷丁

杜冷丁即盐酸哌替啶,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静、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

■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K粉

K粉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咖啡因

咖啡因是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停用会出现戒断症状。

■麻古

“麻古”系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冰毒,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外观与摇头丸相似,属苯丙胺类兴奋剂,经化验含有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后会使人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摇头丸

摇头丸是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是一种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觉和暴力倾向,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的毒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