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新农村新画卷
——贵溪市志光镇“富民强镇”发展之路
住进新房,宽敞明亮心情好;产业环绕,农民收入步步高;配套齐全,看书健身购物近;公路通村,环境整洁出行便捷……这是如今贵溪市志光镇村民的生活写照。正是志光镇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镇”发展战略,在压力中求发展,在危机中寻突破,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该镇荣获2009—2011年度鹰潭市文明村镇称号,2011年获鹰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2007年被江西省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7—2010年连续四年被鹰潭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打好“工业牌”,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志光镇坚持以工业园区为最大平台,强化“大招商大发展”的理念,用最多的人力、最大的精力抓招商,创新“飞地”招商企业服务理念,狠抓旧有企业扩能技改。近5年来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8个,其中过亿元工业企业4家,合同资金11.62亿元。
财政总收入实现了重大突破:2007年完成258万元,2008年完成428万元,2009年完成638万元,2010年完成822万元,2011年完成10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600元增长到2011年的5260元。
打好“民生”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6年以来,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要求,全镇共有24个自然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占全镇自然村总数的30%。社区化的新农村,环境优美,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民间戏曲、嫂子腰鼓队更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
同时,该镇积极宣传各项惠农政策,严格兑现各类惠农资金,五年来累计发放粮食直补、生产资料补贴,家电、手机、汽车、农机下乡等各类强农惠农资金达2098万元;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不断提高低保户的补贴标准,增加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加大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执法力度,做好了农民工返乡登记培训等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2007年的90.1%上升到2011年的98.5%,5年累积兑现参合补助金1394.04万元,群众因病致贫问题逐步缓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914人,参保率达81.39%,收缴保费118.4万元,2011年发放60岁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67.287万元;大力推进“数字贵溪”建设,新建农村利安电超市11家,基本实现农民不出村即可缴纳手机、电话费、电费、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缩小了城乡差距;组织市环保局、市卫生局防疫疾控中心等部门对集镇自来水质进行检测,督促自来水公司进行安全消毒,解决了5000人饮水安全问题。
打好“农业”牌,做大农业特色产业
圣农牧业是志光镇政府2010年引进的企业,几年来,企业在不断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当地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刘老林是志光镇塔桥村人,在圣农牧业的带动下,今年他与圣农牧业合作兴办一个生态蛇养殖基地,前期工作还在进行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
据介绍,贵溪市志光镇按照“基地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力度,推进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努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各类特色产业发展势头猛劲,目前志光镇有苗木基地1220亩,并在其中1个苗木基地设立了“三培两带两服务”基地;境内有大型畜牧业养殖企业宏盛养猪场、圣农牧业等,全年出栏生猪2.8万头,家禽400万羽,水库年产鱼3万公斤。
打好“党建”牌,志光形象明显提升
走进贵溪市志光镇皇桥村,一座占地面积1066平方米,建筑面积348平方米,庭院面积600平方米,资金总投入40余万元建设的办公场所十分醒目,这里按照“八有”内容统一规范上墙门牌制度,充分发挥了活动场所多功能化的作用,成为党员活动之“家”、联系群众之“桥”、传播信息之“窗”。这是志光镇推进村级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镇在集镇建设上共投入资金285万元,对集镇进行全面改造,包括镇区的测量规划,主干道的绿化、亮化,交通标识的设置,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以及进镇入口的重建;投入42.5万元,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成为贵溪市最早改造竣工、最早投入运行的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并落实了干部日常管理、党务政务公开、党员发展、“民情家访”等制度,改进了作风,转变了政风,引导了民风,树立了新风。
同时,健全了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报送、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了集中排查调处、经常性排查调处和镇主要领导大接访工作制度,开展了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和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有效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信访积案,妥善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志光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