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纵观2007年全市各工业园区发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产出,以大产出带动大发展,实现了园区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步快速提高。鹰潭工业园区和贵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100亿元,双双跻身全省“超百亿十强工业园”之列,并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
围绕壮大铜产业打基础
工业园区是打造世界铜都的主战场,同样,要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关键靠铜产业,只有做大做强铜产业,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延伸产业链,跨越式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鹰潭工业园区把引进铜加工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力推进铜加工企业集聚,对有意向铜加工项目都落实领导跟踪负责,盯紧盯牢,铜产业招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先后引进金田铜业、兴业电子、宏磊铜业、江南铜业、瑞兴铜业、开开铜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铜加工企业,总投资近30亿元,其中宁波金田集团为中国企业500强,宁波兴业集团为国内铜板带加工企业前三强。
贵溪工业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突出重大项目招商,紧紧围绕铜产业,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方式,促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提升招商质量,增强铜产业聚集,壮大经济总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引进项目25个(其中23个为铜加工项目),入园企业和项目已达83个(其中铜加工企业46家,投产23家),投产企业57家。
鹰潭工业园区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鼓励海燕实业、同心铜业、华南铜业等一批有实力的铜加工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如安固铜材自主研发的连续挤压无氧银铜异型排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应用于现代高速高性能电机电器。同时采取“以商招商”方式,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快产业链的形成。对落户园区的重大铜加工项目,采取“一厂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启动后期项目和相关配套工程。去年,园区一大批铜加工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新上同心铜业铜丝项目、中核铜业铜杆项目、凌惠铜业电解铜项目等6个项目,增资1亿元,为历年之最。
目前,鹰潭工业园区共有铜加工企业18家,投产12家,产品有铜杆、铜板带、银铜合金、镀锡丝、铜棒、铜铸件、电解铜、漆包线等,拥有“金田”、“三环”、“宏磊”、“开开”、“金泰”五个中国驰名商标,年加工能力40万吨以上。铜加工产业已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近6倍,占园区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90%。
围绕引进大项目筑支撑
园区要发展,项目是根本;园区要跨越,大项目是关键。这是全市各个园区达成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鹰潭工业园区在招商过程中,重点引进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环境保护优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力求招一个大企业就引进一个企业群,提升一次园区档次。为引进金田铜业,2007年春节,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董屳生放弃休息日,率团专程到宁波金田总部拜访,感动了金田总部领导,最后决定到园区投资。金田铜业3月落户园区,12天投产,生产7个月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多亿元,上交税金1亿元。梦娜袜业决策层也是在市主要领导亲自登门拜访后,毅然决定改在园区租赁厂房生产为购地建厂。目前,园区已引进企业111家,形成了以金田铜业、兴业电子为骨干的铜材加工产业群,以三川水表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群,以梦娜袜业、美运鞋业为重点的服饰织造产业群,以森泰药业为核心的医药化工产业群。
贵溪工业园区突出重大项目招商,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入园开工或投产。2007年以来,园区狠抓项目建设,一切围绕项目建设,新增兴成工贸、宏宇铜业、中新铜材(租用厂房)、定邦工艺品公司6家企业投产;新增德源铜业、金泰铜业、丰阳工贸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
余江工业园区突出抓好铜材、眼镜、微型元件、五金轻工等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配套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出口创汇型企业入园,共引进项目23个,技改扩建项目10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2个,超千万元的项目13个,已建成并投产的项目5家,引进内资6.9亿元。其中,新引进项目资金2.9亿元,企业技改扩建增资4亿元,引进外资56万美元。
围绕大项目实现大发展
鹰潭工业园区按照“项目引进求大求优,产业聚集求特求精,发展速度求好求快”思路,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一年两个翻番: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亿元,比2006年翻两番、财政收入2.3亿元,比2006年翻两番;三个突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四项第一”: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上交税金四项指标增幅均在全省工业园区排名第一。
贵溪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税收4.62亿元,同比增长91%。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连年翻番的目标。
余江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工业增加值5.8亿元,税收472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0.1%、58.3%和33.8%,完成出口创汇1.18亿元,增长56%;园区经济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由上年的61%上升到67.3%。
过去的一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8136亿元,同比增长135.77%;工业增加值51.9701亿元,增长96.96%;利润2.9364亿元,增长37.78%;税金7.1999亿元,增长120.88%;基础设施投入4.2333亿元,增长6.15%;开发面积15.06平方公里,实现就业2.3602万人。作为园区协调、服务部门的市中小企业局今年将建立园区重大在建项目调度机制,对园区20个投资过亿元重大在建项目进行跟踪调度和服务推进,确保项目在年内竣工投产,从而带动其他项目不断提高进资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同时,围绕产业集聚,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围绕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围绕效益提高,推进园区动态管理;围绕环境优化,推进园区服务创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