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溪经济开发区土地节约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19/4/24

鹰潭中臻铜业有限公司是贵溪经开区在2018年引进的企业。如今,该公司年生产8000吨镀锡铜线和极细铜合金线材,年均销售收入可达6.35亿元。这是贵溪经开区管委会成功实施“腾笼换鸟”工程的代表作。从协议收回原永德福工贸公司厂房办公楼,到按照中臻铜业的生产要求翻修后交付使用,再到企业顺利投产,只用时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用“中臻速度”赢得了企业的信任。

近年来,贵溪经开区面临着较大的用地压力。以往为了吸引项目落户,采取粗放的土地政策,导致部分土地利用低效,且产生很多“僵尸企业”。为了促进土地有效利用,贵溪经开区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原有企业低效用地,“腾笼换鸟”或促进企业增资扩产,从既保障发展又保护资源出发,从规划和管理入手,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转变发展理念 提升集约利用水平  

坚持科学规划。经开区推行集约利用土地的理念,严防出现建了再搬、建了再拆现象,在产业布局上,该区先后开展了铜产业发展规划和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了创新创业产业园、铜线灯产业园、高端线缆线束科技生态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等,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功能分区,及时进行了调整、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严格准入标准。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经开区在建设项目审批、项目用地预审和供地审查时,对不符合供地条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标准的项目坚决不给予落地。坚持项目供地量与项目投资额、产出效益、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挂钩,防止多占少用,浪费土地资源。

强化批后监管。该区动态监督企业用地情况,增强对节地指标的约束力,按照相关指标严格核查,对符合闲置条件认定的企业,坚决予以收回;对符合低效利用土地的企业,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帮助其尽快达产达标,如确实无法达产达标的,根据土地储备机制与企业洽谈收回,用于下一轮开发用地。

搭建盘活平台 旧土地焕发“新生命”

建立盘活处置平台。成立贵溪经开区盘活闲置低效土地领导小组,及贵溪市兴园投资发展公司,建成全省首个省级经开区金融服务站;定期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对区域内所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摸排,近两年共确定低效或僵尸企业51家作为处置对象。形成了第三方评估、领导小组决定、兴园公司执行、税务和不动产部门配合等一套回收处置体系,通过评估协议收购、法院竞拍、债权转让收购、谈判交易、变卖等多种形式,已经盘活38家企业,低效、闲置土地1802.54亩和45.6万平方米的厂房、办公楼得以重新利用。

合理安置新的企业。在处置中,该区合理安置了34家企业。经开区主动对接德源铜业公司,对该企业进行收回,并解决其所有的债权债务等问题,使新进企业恒春铜业公司顺利入驻,吸引该公司当年投资3.5亿元,当年就实现上缴税收5791万元;原江西铜材有限公司占地150亩,仅厂房就有11栋,因环保问题生产大部分萎缩,去年3月2号协议收回后,当月就引入了沈阳九星铜业公司投入资金15亿元新上铜箔、铜管、电磁线等项目,7月份首条生产线就已经试产。

出台存量用地政策。经开区对使用存量土地的新项目,出台厂房租赁、税收优惠等政策,江西倍通科技加大投资引入江西晶科电子进驻、贵溪奥泰铜业加大投资引入江西云泰铜业等一批新的企业入驻,世茂铜业与兴园投资公司合作,在自己闲置的70亩土地上建设标准厂房近4万平方米,吸引了3家企业入驻。目前,经开区出现了一批企业自行引入资金利用现有低效、未用土地升级项目、升级产业的热潮,也有力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建设标准厂房 以产业集聚促土地集约

打造贵溪市创新创业产业园。规划面积722亩,规划建设面积90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达到1.8以上,极大地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并通过租赁等形式引入42个绿色新能源、智能制造类项目。对比按一企一地的落户办法,可节约用地700亩以上,集约利用土地效果显著。

启动高端线缆线束科技生态产业园建设。规划面积1000亩,建设标准厂房总面积约76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达到1.5,按照落户50家企业测算,将节约用地约600亩。该园主要生产通信、新能源等科技含量高的终端线缆线束产品,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年税收达到10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