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鹰潭工业园区改革发展纪实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2008/10/20

鹰潭工业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立足于建设和谐园区,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一手主抓项目建设,一手狠抓“三农”工作,不断创新举措、拓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1至8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286.4%;完成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75%。

推进工业建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线

鹰潭工业园区紧紧抓住全市打造铜产业“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世界铜都的有利契机,不断推进工业建设,迅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今年以来,该园区连续在铜产业招商、大项目招商方面取得突破,先后引进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宁波金田集团、国内铜板带加工企业前三强之一的宁波兴业集团以及中国宏磊集团、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尔达线缆有限公司、中国南洋汽摩集团、中国龙飞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共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30亿元,仅铜加工产业方面就拥有“金田”、“三环”、“宏磊”、“开开”、“金泰”等五个中国驰名商标。

与此同时,鹰潭工业园区将金田铜业20万吨铜材加工项目,兴业公司高精度铜板带、铜带坯项目,乌尔巴兴业铜项目,宏磊铜业10万吨漆包线项目,江南铜业15万吨连铸连轧铜杆项目,龙飞铜业15万吨漆包线、铜板带、铜排项目,晨宇铝业10万吨铝板、铝带、铝箔项目,三川集团水泵项目,梦娜袜业棉纱袜项目,天施康药业保健药品项目以及总部的搬迁和上市,森泰药业2000吨维生素B6项目等11个大项目确定为重点调度项目,严格落实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分析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标,实现了综合实力的迅速增强。

鹰潭工业园区继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翻两番,在全省工业园区综合排名大幅进位前移后,今年上半年已跻身全省工业园区综合排名前十强,预计到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

狠抓农村发展,强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

鹰潭工业园区在全力推进工业建设的同时,狠抓农村各项事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抓特色农产业发展。鹰潭工业园区以工业发展带来的财力支持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小英葡萄种植基地、刘子中排塘养殖基地、周家水产养殖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蔬菜、瓜果种植、水产养殖等城郊特色农业,辐射带动周边。该园区今年力争葡萄种植面积500亩,生猪存栏5500头。 

二是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鹰潭工业园区累计投入410万元,建成通乡、通村、入户水泥路21公里,新建农村卫生井50口。他们结合失地农民安置,建设了规划完善、配套齐全的2个拆迁安置小区,面积达11.8万平方米,目前已入住农户202户。今年,计划建设进村庄道路3公里,完成9个自然村1500户通水、通有线电视、道路亮化绿化。

三是抓农村劳动力就业。鹰潭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企业众多,就业市场广阔的优势,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实施“阳光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他们到园区企业就业,或从事饮食、商贸等相关配套服务行业。据统计,目前在园区企业就业的周边农村劳动力有5000多人。

实施民生工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

鹰潭工业园区坚持用发展的成果维护农民利益,大力推进教育、保障等民生工程。

该园区实施以企带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以工哺农措施。他们加大农村教育、卫生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的投入,投资500多万元新建的白露中学和明德小学,解决了园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他们动员企业资助,免除园区中小学生学杂费、书本费,今年预计可减免费用76万元,受益人数1371人。该园区计划投入20余万元,委托园区育才学校对农民开展免费教育和培训。

同时,该园区安排资金200多万元反哺农村,建立和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教育救助等为主的城乡一体救助体系,让园区弱势群体普遍受益。该园区还大力推进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力争集中供养率达70%以上。

鹰潭日报 记者郑睦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