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逐浪高雄鹰展翅竞翱翔
一组组数据让人羡慕信江新区的超常发展:三年间年财政收入从500万元,到5000万元,再到1.5亿元,拆迁1600余栋,净地交付面积1.2万余亩,迁坟4000余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1个……
一幅幅美景让人惊叹信江新区的迅速崛起:龙虎山大桥和信江大桥如长龙卧波,横跨信江,新一中校区书声朗朗,春满校园,滨江公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三年弹指一挥,三年日新月异。从2010年1月开始,三年以来,信江新区始终发扬 “学生赶考、战士亮剑、农民双抢”的精神,强化“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理念,大力倡导“感恩做人、敬业做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攻坚排难,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大胆创新,以强势的气魄和超常规的举措实现了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进退维谷面壁图破,高位推动浴火重生
2008年初,我市拉开了开发信江新区的序幕——那是鹰潭人民做了多年的梦,拉开城市框架、建设滨江新城。可是,从来创业多磨难。
开发伊始,我市虽然成立了夏埠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机制运行不畅、群众对开发建设心存误解等原因,征地款分不下去、拆迁工作启动不了、龙虎山大桥和信江大桥两座大桥上不了岸,防洪堤开不了工。群众意见大,干部干劲小,指挥部两年时间更换了三任总指挥。新区的开发建设困难重重、矛盾集聚。
进退维谷之际,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面壁图破,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果断决定成立信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采取“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实行集中精简、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特事特办、优势优先的运行机制。
2010年1月16日,信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从此,信江新区像涅槃的凤凰,浴火重生,迎来前所未有的三年黄金发展期。
二、破釜沉舟艰苦创业,政策助推打开局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定下的“一江两岸、一体两翼、四区合一”的战略决策,围绕“打造城市客厅,建设美丽信江”的总体目标,信江新区迈开了艰苦创业的步伐。没有退路,破釜沉舟;没有借口,全力执行。信江新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征地拆迁为重点,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从“抢速度、破难题”开始,在“层层紧逼、倒逼互逼”中推进。
鹰潭建市以来,信江新区现辖区域一直是城乡结合部,土地权属多样、建筑物产权不清、内部合同盘根错节、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信江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何开展了两年仍然步履蹒跚、止步不前?就是因为绕不开征地拆迁这个关口。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加大净地交付力度,才能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也才能服务民生提升形象。
信江新区加大工作力度,攻坚排难抓拆迁。工作中,他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办事,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在维护拆迁群众合法利益的基础上,以非常的措施、非常的手段、非常的力度,突破拆迁工作“瓶颈”,打破阻滞,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房屋拆迁工作任务:10天拿下一中校区的征地任务、一个月实现2个多亿的征地款分配任务、一个月完成余信贵套房安置的协议签订任务、一个月完成夏埠、茅源整体搬迁协议签订任务、60天攻克虎岭村70栋房屋拆迁任务、60天全面完成前汪和滩上徐家两个整体搬迁村庄协议签订任务……
信江新区将依法征地拆迁、让利于民、刚性政策、有情安置贯穿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切实做到决不让第一个签订协议的少得一分,也决不让最后一个签订协议的多占一毫,保证了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赢得了村民信赖,也打开信江新区开发建设的局面。
三、箭在弦上适时而发,项目引领强势推进
征地拆迁工作打响了漂亮的“头仗”,为项目建设扫平了障碍。开弓没有回头箭,项目建设的战鼓已经在信江新区的主战场上“轰轰”擂响。
信江新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新区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尤其是2011年9月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信江新区的开发建设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提出两年内打造核心区的奋斗目标。信江新区快速行动,强化执行,全力践行“没有任何借口”的工作理念,做到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没有任何借口;解决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没有任何借口;服务项目建设、狠抓项目推进,没有任何借口;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没有任何借口。
去年,信江新区以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7月集中开工月”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净地交付、施工环境整治等项目开工建设的各项保障工作。恒大绿洲项目在信江新区流洪村用地487亩,村干部放弃春节期间的休息,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个月内按期交付净地,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负责人连声赞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交付项目建设用地,真是没想到,真是太感谢信江新区的干部群众了!”
三年来,信江新区范围内先后有20多个重点项目落户,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环境保障工作标准高。为了努力做好项目建设“外围”服务和保障工作,信江新区制定下发了 《关于严禁在信江新区开发建设范围内强揽工程的通知》。同时,大力开展施工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强行包揽工程、强行销售建材、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盗窃哄抢等恶意阻工、破坏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强化了施工保障,确保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如今,信江新区的开发建设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投资近120余亿元。走进信江新区处处可见繁忙的建设场景,处处涌动着“打造城市客厅,建设美丽信江”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一座显山露水、生态宜居的新城正在建设的大潮中快速崛起。
四、恩惠百姓促进和谐,保障民生提升形象
三年来,信江新区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区开发建设呈现出快速有序、蓬勃发展,群众拥护、互促互赢的良好局面。艰苦创业,终于打开局面,随着一个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希望,提振了信心,特别是群众参与、支持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年艰辛创业,三年紧咬发展,三年成果喜人,信江新区坚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根植于决策部署之中,落实于干事创业之中,在抓好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的同时,把拆迁安置工作当作民生工程,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化“难办事”为“办好事”,让广大群众享受发展成果,为新区跨越发展凝聚民心民力。
社会经济发展喜人。2010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500万元,2011年财政收入达到5000万元,2012年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2013年,一季度即完成财政收入6903万元,占年初预算30%,同比增长14%。
民生保障惠及百姓。通过不断扩大新农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覆盖面,进一步完善低保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民生工程各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目前,已经累计发放过渡期间生活保障费3400余万元,完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41人,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人数23114人,占应缴人口数的100%。
城市管理逐步完善。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购置了洒水车、路面清扫车等设备,建立了城市干道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建立了建筑垃圾处置、清扫、巡逻等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职能,维护新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去年5月12日,我市出台了《关于超常规加快信江新区开发建设的工作意见》,确保用两年时间将信江新区核心打造成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滨江新城。
五、扬帆启航,展翅高飞
如今,走进信江新区,你看到的不仅是一方建设的热土,在这里路网成形,项目落地,滨江新城呼之欲出,百姓安居一片和谐。
今年春节期间,在外务工一年的夏埠乡农民刘香兰竟不认识回家的路:“我知道家乡开发建设必定会发生变化,但没想到变化会如此之大!”鹰潭一中的师生们课余徜徉在新校园内,他们不敢想,校园竟能这样美。雨后的滨江景观带,绿树葱茏,鲜花朵朵,辛勤的园林工人正在花圃中补种花草。从农民变身市民,这里是很多信江新区的老百姓休闲娱乐的花园,在这里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悠然自得,身旁流逝的是滔滔的信江,将要来临的是幸福甜蜜的生活。
“信江新区发展如此迅速,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部署和高位推动的结果,是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狠抓项目落实的结果,是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服务项目建设的结果,是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敢于担当抓落实的结果。”信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费尚恒一句话道出了信江新区三年来超常发展迅速崛起的根本。
信江新区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奔向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明天的信江新区,还会继续超常发展,必将更快迅速崛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