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量位居全省前三

2020年1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在线 2013/2/4

调结构 促转型 显成效

去年以来,我市外贸出口在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情况下,一手调结构,促进出口产品多元化;一手促转型,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43.2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其中,进口总值35.1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出口总值连续突破6亿美元、7亿美元、8亿美元三道大关,达8.1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4.8个、18个百分点,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被商务部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调结构,出口产品趋于多元。由于受全球经济低迷以及国内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出口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为了实现外贸健康稳定发展,我市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经营主体结构,通过重点扶持铜材加工、节能灯、光学眼镜、微型元件、鞋类等出口带动能力强又具有明显产业特色的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为我市出口快速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形成,出口商品中工艺品、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发展较快。2012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1153万美元,同比增长33.5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45万美元,同比增长46.11%。贸易市场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国有、民营、外商投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外经贸格局已经形成,我市外贸进出口主体已由过去的十几家发展到目前的97家。

促转型,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大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升外贸质量和效益,我市着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育自主品牌、完善营销网络等,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一是在资金上予以扶持。对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给予每个项目不超过40万元的资助;对企业技术改造每个项目给予不高于银行贷款利息(一年)的50%扶持。对企业获得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称号的给予30万元扶持资金。对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活动、境外宣传广告和境外商标注册告示给予70%经费支持。全年共资助资金合计约100万元。二是建立外贸发展长效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申报外贸出口基地县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三是延伸出口产品产业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根据我市产业特点,着力引进与水工、节能照明、眼镜、雕刻、微型元件等产业相配套的企业,由“一铜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型。我市充分利用全国水表行业领头企业——三川公司的品牌效应,先后引进弘能管材、鸿盛塑业等大项目,规划建设了占地420亩的三川股份水工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包括水表、泵阀、管材、水暖卫浴等产品在内的水工产业集群。2012年,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外贸出口868万美元,同比增长41.6%。四是建平台,不断优化外贸环境。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境)内外展会,广结客户,多签订单,为全市外贸出口增添新动力。另一方面,着力借助阿里巴巴、在线广交会等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此外,我市还根据产业发展优势,建立了眼镜产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铜产业公共信息平台、眼镜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微型元件公共试验检测平台等10个平台项目。同时,加大了对铜产业、眼镜产业、木雕产业、节能灯产业等重点和特色产业出口资金扶持,全年共投入资金590余万元。

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同时,我市还先后开通了两条国际物流运输通道,进一步优化了外贸出口环境。经海关总署批准增加宁波口岸为固体废物进口转关口岸,开通了固体废物宁波至鹰潭转关通道,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财务成本和运输时间。争取铁道部支持,开通了鹰潭至宁波“五定班列”,为企业降低出口产品物流成本2600元/标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