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省重点工程——鹰雄大道竣工通车了!这是鹰潭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它标志着我市在实现构建大框架城市战略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加快推进“四区合一”进程,实现“大鹰潭”战略,全面提升鹰潭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7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宜春、吉安、抚州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城市定位,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设区市城区人口达到或超过50万,形成以更多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板块。基于对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形势的科学分析,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其中“一大”就是构建大框架城市。
如何构建大框架城市格局,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中心城区到贵溪市区、余江县城、龙虎山景区直线距离均不超过20分钟车程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出了“四区合一”的战略构想。基于这一战略构想,加快市区至贵溪、余江、龙虎山的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也就日益迫切。鹰雄大道——连接鹰潭至贵溪的城际快速通道正是在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强劲呼声中拉开了建设序幕。在长达15个月的建设工期中,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严格管理,把鹰雄大道建设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使之成为鹰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此,我们要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鹰雄大道并不仅仅是连通鹰潭城区和贵溪市区的一条城际快速通道,它是我市全面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建成,对拉大城市框架,加速鹰潭经济社会发展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竞争力。《鹰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鹰潭要拓展发展载体,做大中心区工业园、贵溪工业园、余江工业园,建设320国道工业园,使其成为产业集群比较发达、技术和冶金相对密集,对全市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工业带,成为海外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为此,统筹城乡发展,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强化“大鹰潭”发展观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鹰雄大道的建成,在路网结构上完善了鹰潭市域道路网骨架,加强了鹰潭市内月湖区和贵溪市两个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利于加强两城之间的相互吸引、共同发展,促进夏埠组团、梅园组团和贵溪市罗河组团等城区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沿线土地利用开发,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大鹰潭”战略,全面提升鹰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
二是改善区内交通状况,建设节能型社会。鹰潭是江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浙赣铁路、鹰厦铁路、皖赣铁路、沪昆高速、景鹰高速、320国道及206国道在此交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市域内主城区是江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以及物流中心。但是,长期以来,鹰潭市困囿于地域区界,市域内城际之间可渗透性差。尤其是鹰潭市主城区和贵溪城区两个最具活力、各具优势的城区现状交通联系极不便利。主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梅园与贵溪市罗河工业区直线距离9公里,但两地之间此前的交通距离达15公里。鹰雄大道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区内交通状况,两城间的工业流、信息流、交通流、人流、物流将更加快捷,城市化进程的成本有效降低,有利于建设节能型社会。
三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市域经济做大做强。2003年我市编制完成的《鹰潭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极化中心城市,发展县城与中心镇,培育建制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形成大鹰潭城市群空间形态可概括为:两个中心(主城区、贵溪城区),一个组团(龙虎山组团)(组团是指发展的区域或集合体),一个卫星城(余江卫星城),沿交通线路、经济走廊为发展主轴。鹰雄大道的建成,加强了两城之间的交通联络,缩小了两城之间的空间距离,使鹰潭主城区的商贸优势与贵溪市的铜冶炼、化工、电力及加工等工业优势相互结合起来,为今后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