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禄镇球源村党建标准化建设纪实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在线 2012/8/22

天禄镇球源村党建标准化建设纪实:打造一流为民服务平台

贵溪市天禄镇球源村围绕基层党组织 “五个好”、党员“五带头”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村级场所功能化、管理阳光化、服务便民化、生活社区化、生产产业化,打造一个群众满意的村级服务平台。

球源村区域总面积18310亩,农田3681.15亩,9个村小组,528户2228人,村主导产业为水稻,一村一品项目为板栗。“两委”委员9人,村委会干部5人,村委会主要经济来源靠财政转移支付,干部报酬平均700元/月。现有党员34人,女党员4人,高中以上学历6人。

推进场所功能化建设。按照“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要求,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一是完成对村级办公场所升级改造。该村办公楼建筑面积有345平方米,共三层,统一用白底红边搭配对办公楼外观进行改造;村部大门整洁美观,院墙粉刷一新,院墙顶安装了路灯,庭院内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村部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对整个办公楼重新进行了布局,按照     “三室两站一学校”,因地制宜,一楼为计生办、计生服务站和食堂、卫生间;二楼为民事代理服务站、值班室、司法调解室、书记室;三楼为“两委”议事室、党员群众活动(远程教育)室、农民培训学校(人口学校)、广播室、综治警务室、图书室。特别是科学规划党员群众活动室、民事代理服务站等2大功能区,民事代理服务站既是群众接待室,又是村干部集中办公的场所。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有旗杆和国旗、有“两委”匾牌、有公开栏、有电教设备、有党旗和入党誓词、有电脑和网络、有广播、有水冲式卫生间、有小食堂。三是规范上墙制度。上墙的制度有党组织“八项制度”: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职责、“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员权利和义务、“四议双评三公开”、民主评议党员、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村委会“七项制度”:村委会工作职责、村委会主任职责、文教卫生委员职责、调解委员职责、治安委员职责、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三资”管理制度,民事代表代理服务站等办事流程全部上墙。

推进管理阳光化。按照“有章理事、务实管用、民主公开”的要求,推行“四议双评三公开”工作法,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行阳光化管理。

一是规范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大力推广农村“2+5”发展党员模式,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注重发展35岁以下优秀青年入党。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15日为“党员活动日”,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推行远程教育“选学积分制”、“选学菜单”公示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集中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每月不少于4小时。

二是规范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深入推进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村小组与村民事务理事会合二为一;建立9个党小组,加大在村民理事会发展党员的力度;强化理事会成员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作用,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三是规范“四议双评三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四议”。重大决策一律由村支部首先提议,其次村“两委”会商议,再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例如今年坂上村小组硬化进村公路就是严格按照   “四议”进行开展的,所以工作非常顺利。下一步的球源村新农村建设也将按照“四议”方法推进。

积极开展“双评”。村支部书记代表党支部组织向镇党委述职,接受镇党委评议。同时,接受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

严格规范“三公开”。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在公开栏和宣传栏公开。主要包括:党组织任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策、决议;党员发展、组织活动、党费缴纳、流动党员管理、党内奖惩激励、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自然村理事会会长名单,村民代表人员名单,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名单,土地管理、合作医疗报销、低保评定、大病救助、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等内容。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名单、年度财务收入支出、上级支农惠农项目资金、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村干部报酬、征地补偿分配情况、债权债务等内容。村级财务实行“村账乡管”,“三公开”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监督,每季度公开一次。

推行党员公开承诺。引导党员致富能手联系帮扶10户以上农户,帮助寻找一条致富门路、发展一项富民产业或传授一门致富技术。开展纠纷调解、农业技术指导、农村致富信息传播、政策咨询等活动。

推进服务便民化。该镇按照“方便快捷、全程代理、务求实效”的要求,实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无缝对接,确保村民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一是坚持村干部值班制度。坚持谁值班、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干部值班,24小时为群众服务,做好服务记录,登记造册。

二是落实民事村办责任机制。发放印有村干部姓名、职务、职责、联系电话等内容的便民服务卡,方便村民办理事项。每周至少一次到所包的村小组上门家访,了解民意。

三是创新便民服务方式。安装“村村通”广播,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布置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为民办事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推行生活社区化。一是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全面落实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达到“六个基本没有”目标要求。二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村内建有学校、卫生所、商店、社会服务性场所,使村民过上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三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有农家书屋,有贴近农民需求的图书、报刊、杂志和上网电脑,实行每天8小时向村民开放,组建民间声乐队,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推进生产产业化。近年来,球源村共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养猪专业合作社成员有3名党员,为球源村的养殖业带来生机,年产值100余万元。另外,还成立了2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球源村的优质水稻种植和销售起到积极作用,为提高球源村村民生活水平提供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