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健身热 山乡快乐多
——贵溪市雷溪乡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纪实
欢快的乐曲、轻曼的舞蹈、矫健的步伐、飒爽的身姿……每日的清晨和傍晚,在贵溪市雷溪乡的各个村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自不同的健身方式,跳舞的、跑步的、打球的,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诉说着他们的幸福生活,见证着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
近些年来,雷溪乡在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和谐发展,始终把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自“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开展以来,广泛开展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文明程度、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9月15日,在全国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雷溪乡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民的腰包真正鼓了起来,开小车、住楼房、下馆子、穿名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逐步富裕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逐步增长。“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利用农闲、节假日举办体育竞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培养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该乡定期组织各村参加各种比赛和趣味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冬季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篮球、乒乓球、广场舞、秧歌、打麻糍、拔河、掰手腕、插秧、挑担等20多项。为把各项健身运动项目开展好,该乡采取两种方式推动农民健身活动开展:一是外派学习。通过定期派出体育骨干进城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训练水平后,再由他们对各村的健身爱好者进行辅导。二是聘请教练。在市区聘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来乡村进行授课,提高农民健身水平。现在,该乡已形成了以农民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龙头、镇村农民体育协会为纽带、体育项目协会为延伸、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的上有头、下有脚、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组织体系,为促进农民健身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发展出成果,民生放首位
“每当走在乡村各地的文体广场上,看到老百姓健身时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快乐的笑容,我就会被他们那种幸福所感染。”乡长许由华深情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让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也是该乡党政领导班子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重视体育设施建设,结合“秀美乡村”建设,优先考虑群众的文体活动需求,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勤俭节约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筹资,完善农民健身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该乡在中心集镇高标准建设了农民健身运动场地,配备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周边安置了转腰器、坐推器、角力器、坐蹬器、高低单杠等健身器材;各村组活动场所也不断得到完善。在端港村委会严家小组,村前的空地上建成的篮球场成为村民活动的中心,旁边还建成健身休闲广场。村民严原茂说: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在这里打打篮球,做一做健身活动。现在,该乡共建成篮球场32个,健身休闲广场50个,门球场11个,乒乓球台80多张。
农民健身乐,社会更和谐
雷溪乡是贵溪市有名的蔬菜之乡,随着现代规模农业的发展,成批的农民在田间集体劳作,给田间竞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乡与企业一起,适时在田间地头组织挑担比赛、栽菜比赛等,增添农民的乐趣。10月4日,贵溪绿野生态农业就组织了一场农民挑蔬菜比赛,每人各挑满满一担瓜果(100公斤)比速度,在比赛过程中瓜果不能掉出来。50岁的农民李望龙说,这样的比赛既锻炼了身体,又有乐趣。
每个村在体育健身方面都各有特色。彭家村21名妇女自筹资金1万多元,组织西洋乐队,每天晚上都要高高兴兴地敲一阵;南山村村民组织了广场舞队,每当夜晚来临,该村100多名村民就自发地集中在一起,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村民张曲平说,以前晚上没事就打麻将,纠纷多,现在大家都来跳舞了,社会也更和谐了。在该乡每个村都成立了农民篮球队,一有空闲,村与村、组与组就会自发打起主客场篮球赛。乡老年人在体育健身方面也不落后,纷纷参加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黄家村老年协会的老同志们经常参加下象棋、打门球、太极拳等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
普及开展的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该乡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乡镇”。2011年,该乡还组队代表鹰潭市参加江西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暨省农运会趣味竞赛,在50个参赛队中,共获集体、个人奖项8个,为鹰潭市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敢挑重担创大业第一名,齐心协力争荣光第一名,抢收抢种劳动欢第一名,喜欢丰收忙种粮第一名,春播夏种农耕早第一名,抗洪抢险筑堤高第二名。
采访手记:雷溪乡党委、政府深深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健康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通过增强体魄、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转变观念,逐步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共享发展成果。如今,随着农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推动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为促进雷溪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